- 平板顯示項目簡直熱得讓人有點麻木。消息人士透露,投資近280億元、規劃已久的京東方北京8代線工廠,8月29日將正式動工。這距離其合肥6代面板項目動工日期正好4個半月。
這一項目規劃已久,也是迄今為止總規劃投資最高的面板項目。其中,北京市政府將投資120億元。它位于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原定計劃也是今年9月之前開工。如今選在8月29日動工,顯然卡住了時間點。
不過,剩余的160億元資本,京東方恐怕暫時難以籌措起來。之前,合肥項目,也是在合肥市政府的幫助下,加上高額增發,才最終完成。
但是
- 關鍵字:
京東方 平板顯示 面板
- 近日,京東方、深圳天馬兩家公司略帶興奮地發出了停牌公告。它們說,由于媒體報道它們要競購上廣電NEC五代線,因此需要對外解釋一下。
現在兩家公司一喜一憂。呼聲最高的京東方出局了,深圳天馬入圍,與它同喜的還有武漢中恒。
京東方發布的公告顯示,7月15日,它收到上廣電NEC董事會發來的征詢函,誠邀它參與TFT-LCD五代線重組。京東方說它五代線運營經驗豐富且成功,如果參與重組,盤活上廣電NEC 的生產線不在話下,且能節省自己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于是,它向廣電NEC提交了競購意向。但是,昨天,它收到
- 關鍵字:
京東方 LCD 顯示器
- 中國平板顯示產業正在走上半導體產業的征程。眼前的局面,有如2000年以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狂熱。
兩大領域的項目,上馬之初,有著類似的邏輯。比如半導體項目,地方政府或產業人士喜歡套用一個簡單邏輯,即中國芯片需求缺口大,進口額超過了石油,與其讓老外賺,不如自己建廠供應。另一個理由當然是很有韻味的“中國芯”,即便是純粹的代工廠,也往往忽悠這一概念。
平板顯示產業如今也是如此。近來幾個液晶面板與等離子項目上馬的理由,一般是提升中國自主創新的能力,然后話題就轉到帶動多少GDP
- 關鍵字:
京東方 半導體 平板顯示
- 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國內對感光材料的需求。據了解,2008年,中國TFT-LCD感光材料的用量達500噸左右,全部都是從國外進口。業內人士表示,國產感光材料要從實驗室真正走向生產線還需要國家能從政策上給予扶持。
市場需求量大國內企業可從低端突破
北京科華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昕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2003年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以后才進入TFT-LCD領域的,起步晚,因此與之配套的材料也落后于其他公司。然而,中國的平
- 關鍵字:
京東方 TFT-LCD 感光材料
- 夏普究竟何時才能把其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引進到中國大陸,這是一個謎。不過從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鏈較為集中的長三角、珠三角的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具備承接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能力。
中國大陸要發展高世代面板產業,短期內只有借助日韓或中國臺灣的力量。而這其中最為活躍的就是夏普,從長三角地區到珠三角地區,耗費一兩年“考察”完我國平板顯示產業鏈最為完善的兩大基地后,卻依舊選擇繼續放風而沒有實際動作。
記者了解到,在全球平板顯示產業已呈現向中國大陸轉移的大趨勢下,高世代面
- 關鍵字:
京東方 晶圓 背光模組 液晶面板 彩色濾光片
- 臺“馬政府”有意開放12寸0.65微米晶圓廠及LCD面板廠到大陸投資,勢必將引起朝野爭議。為何過去不開放的政策會如此轉變?最近中國光電協會家電廠來臺采購面板一次新臺幣700億元,還會持續有此榮景嗎?
今年雖逢金融海嘯沖擊全球,但第一季LCD-TV仍逆勢成長30%,一方面系受電視數字化影響,再者則受惠中國家電下鄉,尤其第一季中國LCD-TV成長70%。
在金融風暴下,中國擴大內需規模將達人民幣25兆元。策略是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改善農民生活,提升農村建設與消費。中國為維
- 關鍵字:
京東方 LCD 晶圓 面板
- ITO(氧化銦錫)導電膜玻璃具有透光率高、電阻率低和較好的蝕刻性能。ITO導電膜玻璃最主要的應用領域為液晶顯示器(LCD)。LCD是經過了TN(扭曲向列型)、STN-LCD(超扭曲向列型)、CSTN(彩色超扭曲向列型)到TFT(薄膜晶體管)的發展階段。目前,ITO導電玻璃主要用于TNSTNCSTN 液晶產品。當液晶產業發展到TFT的時候,ITO是TFT生產中的一道工序,ITO是面板廠商作為一道工序自己完成的。
中國ITO生產能力很強,原因之一就是 TNSTN 包括CSTN,日韓基本不做了,目前生
- 關鍵字:
京東方 觸摸屏 ITO LCD
- 南方的上廣電集團面臨資金缺乏的窘迫境地,北方的另一家大型液晶面板生產商——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則好過得多。
昨日,京東方向本報確認,今年4月已獲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增發120億元。京東方品牌總監張宇表示,目前,“六代線”的資金已全部到位。
此次京東方向10名投資者定向增發50億股,單個投資者的認購上限不超過7億股,發行價格最低為2.20元,籌資最少60億元,最多120億元,這批資金有1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余全部用于
- 關鍵字:
京東方 TFT-LCD 液晶面板
- 京東方科技集團公司8日晚間公告稱,已成功定向增發50億股,每股發行價為2.4億元,募集資金120億元。
此次募集的120億元將用于京東方位于合肥的6代液晶面板線。京東方6代線共需投入資金175億元。
- 關鍵字:
京東方 液晶 面板
- 當前,中國大陸液晶面板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有的表面風光,實際卻嚴重虧損;有的頑強前行,實則瀕臨倒閉。面對現狀,讓人頗感難解的是,既然相關政策一直表示要扶持該產業,相關方面也的確作出了努力,為何至今仍收效甚微?
目前,政府對液晶面板產業的扶持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投入巨資建新面板生產線;二是給予稅收優惠。
不可否認,這兩種方式都有利于企業,但卻有些貨不對板、藥不對癥的味道。
在與筆者的接觸中,諸多企業均指出,投資建新線和稅收優惠都只能治標不治本。以稅收優惠為例,其主要形式是出口退稅,盡管
- 關鍵字:
京東方 液晶 面板
- 編者按:近5年來,我國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TFT面板企業所需的關鍵原材料和生產線的關鍵設備仍嚴重依賴進口,這就造成了我國TFT-LCD產業制造成本較高、核心競爭力較弱、生產受制于人的現狀。國務院發布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要“努力在新型顯示面板生產、整機模組一體化設計、玻璃基板制造等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的《關于組織實施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鼓勵以平板顯示骨干企業
- 關鍵字:
京東方 TFT 面板
- 液晶面板廠商京東方在接受網易科技專訪時稱,液晶面板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發言人張宇透露,京東方目前已經開始研究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他認為OLED與現在主流的TFT技術并沒有質的差別。
液晶面板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
據張宇介紹,去年年中17寸液晶面板的售價為120美元,今年1月份跌到了48美元。但從2月份開始,每月已經有3美元到6美元的回調,目前17寸液晶面板的手售價為70美元左右。
“液晶面板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至于會回調到什么水平,現在還不好說”,張宇
- 關鍵字:
京東方 OLED 液晶面板
- 盡管液晶產業回暖的跡象還不明顯,但京東方追加投資生產線的決心依舊。5月11日晚間,京東方宣布對合肥剛剛開建的第6代液晶生產線追加7億元的投資,追加之后京東方對這條國內最先進的液晶生產線持股比例已經升為97%,京東方曾表示最終希望對其百分百控股。
根據此前多方簽署的協議及項目進展的資金需求,京東方已經于2009年1月和3月分別兩次對合肥6代液晶生產線單方增資,累計增資6億元人民幣。近日京東方已經完成了對合肥6代線的第三次單方增資,金額為7億元人民幣。增資完成前京東方持有該生產線93.77%股權,增
- 關鍵字:
京東方 液晶
- 以京東方為基礎的國家級TFT-LCD工藝技術工程實驗室將于明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這是自京東方投資合肥6代線后,進一步完善液晶面板產業的布局。21日有消息人士透露,京東方將進軍自主品牌的彩電業務,“目前正在招兵買馬,預計下半年成立專項公司。”該人士表示目前京東方正從國內各家電廠商挖人,但并未透露具體是哪些廠商。
京東方公關關系總監張宇表示,目前京東方有生產整機的能力,但均以OEM方式為主。不排除公司有進軍自主品牌整機生產的想法。
國內著名家電評論家劉步塵表示,京東方從
- 關鍵字:
京東方 TFT-LCD 液晶面板
- 京東方公布了2008年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2008年實現營業收入為83.34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5.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75億元。 其中,TFT-LCD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滑29.37%。從地域上看,全球各地區營收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美洲下降幅度最大,達41.36%。
京東方表示,虧損源于金融危機下液晶面板需求萎縮和價格大幅下降。去年6月份液晶面板價格開始大幅下滑,在主營TFT-LCD業務上,京東方將經營策略從“滿銷促滿產”轉變為&ldquo
- 關鍵字:
京東方 TFT-LCD
京東方介紹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3年4月,總部設在北京,是一家在中國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京東方A:000725;京東方B:200725)的高科技公司。
經過13年的創業,京東方已發展成為中國大陸顯示領域綜合實力較強的高科技企業。2006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達87.8億元。截至目前,公司注冊資本為32.8億元,總資產162億元。
京東方業務聚焦于顯示科技、產品與服務領域,主要產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