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巨頭英特爾正陷入一系列反壟斷調查泥潭中。全球部分區域市場已逐漸判定其存在壟斷行為。
昨天,韓國媒體消息稱,該國公平貿易委員會(KFTC)前日裁定,英特爾在韓濫用壟斷地位,將對其處以2600萬美元罰款。這是去年9月KFTC公布初步反托拉斯指控之后的最新進展。
在一份聲明中,KFTC表示,自2002年至2005年大約三年時間,英特爾以不得購買對手AMD的產品為條件,向三星、三寶電腦兩家PC廠商提供折扣價的處理器。
這一行為導致的結果是,韓國國內PC廠家不得不以高價購買處理器,消費者
關鍵字:
英特爾 壟斷 處理器 AMD
NVIDIA®(英偉達™)推出Tegra系列 處理器– 能夠在口袋型設備上進行豐富高清和互聯網應用體驗的單芯片計算機,而這些應用之前則只能從PC上獲得。NVIDIA Tegra是一種微型的電腦單芯片(Computer-on-a-chip),體積甚至小于10美分的硬幣。它是根據新一代移動計算設備的需求進行設計,實現了“視覺PC體驗”的多種應用,同時將能耗降至最低。
NVIDIA Tegra 650處理器是Tegra產品線的第二個產品,第一個產
關鍵字:
NVIDIA Tegra 處理器
AMD今年4月公布的財報顯示了公司已連續六個季度出現虧損,其主要原因是策略失誤及市場份額被英特爾搶占。AMD表示,此次推出的處理器及相關組件名為Puma(美洲獅),是該公司個人筆記本電腦平臺一次最大規模的發布。公司準備通過推出了這組筆記本電腦芯片系列,奪回被英特爾奪去的市場份額。
AMD稱現在已有100多種筆記本電腦基于Puma平臺設計。AMD產品營銷主管Leslie Sobon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基于Puma平臺的電腦款數是以往推出的移動電腦平臺的兩倍。”
L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平臺 WiFi Puma
引言
汽車行業對于基于攝像頭的駕駛員輔助系統的需求在不斷增長。交通標志識別是一個正在受到人們高度重視的應用領域,因為它可望改善駕駛員和乘客在公路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交通標志識別目前仍是一種高端選項,需要政府和領先的汽車廠商們聯手進行推廣,才能開辟大規模的市場。它是圖像識別技術的一個實例,可以應用到車輛和工業設計的多個方面。交通標志識別建立在模式識別算法基礎上,這些算法目前已經很好地為機器視覺方面的專家們所掌握。毫無疑問,即使對于先進的通用處理器而言,經典的模式識別算法就已經足以讓其應接不暇。對于
關鍵字:
汽車電子 攝像頭 TFT ADI 處理器 DMA交通 識別 駕駛員輔助
AMD在今天的Computex 2008大展上召開專題會議“視覺計算未來平衡平臺”,推出了自己的新一臺筆記本平臺(代號美洲獅)。
AMD對美洲獅筆記本極為重視,因為這是其對抗Intel迅馳筆記本的重要武器,尤其是Intel即將發布新一代的迅馳2,針鋒相對的意味非常明顯。
AMD大中華區總裁郭可尊以及來自AMD美國總部的多位高管都參加了此次發布會,暢談了Turion X2 Ultra處理器、Mobility Radeon HD顯卡、M780G芯片組等新品的諸多先進特性
關鍵字:
Computex AMD 筆記本 處理器
2008年6月2日,Computex 2008臺北電腦展開幕的前一天,在位于臺北市中心的新光三越百貨商場內,NVIDIA發布了被應用于MID移動產品的處理器,系列型號為Tegra,并展示了采用這款處理器的MID工程樣品。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NVIDIA首款處理器產品。NVIDIA Tegra系列處理器是一種集成度非常高的產品,它內部集成了多個處理單元,這其中包括一顆800MHz的ARM CPU、一顆HD video處理單元、一顆圖像處理單元、一顆音頻處理單元以及一顆低電壓版本GeForce GP
關鍵字:
NVIDIA Tegra Computex 處理器 MID
本站獲悉,微星即將在幾天后的臺北ComputeX 2008上展示Intel下一代Nehalem的初期樣品,展出的系統將包括由Bloomsfield核心的處理器以及Tylersberg芯片組組成的X58系統。
根據Roadmap顯示,新最近研發代號為Bloomsfield核心的處理器主流產品將會以8核為主,但初期還是僅以4核的產品搶先一部進入市場,而插槽方面使用的是LGA 1366,封裝形狀跟現在CPU也稍微有些不同。
(注:以下圖片均引自bit-tech網站)
&
關鍵字:
COMPUTEX 微星 X58 處理器
代號彌賽亞 威盛新款超便攜處理器——Nano
超便攜產品在成為本次Computex展會一大亮點的同時也將低功耗處理器推向了一個較高的層面。在英特爾Atom處理器借Computex大會火爆宣揚的時候,威盛采用Isaiah微架構的新一代處理器產品——Nano也悄然登場。在早先的威盛C7系列處理器的基礎上,Nano能夠提高較前者高出4倍左右性能的同時功耗卻并未增加。另外兩代處理器針腳兼容,可實現平滑過渡升級。
&nb
關鍵字:
Computex 處理器 同方 Nano Atom
2008年5月中旬,一直專注國產處理器芯片研發的龍芯對外宣布,采用龍芯最新處理器的筆記本將于今年8月份量產上市,產品的價格會定在1000元到 2000元之間。在Eee PC取得了空前成功的幾個月里,廉價筆記本似乎成為PC廠商以及上游芯片廠家共同看到的藍海之地。
2008年5月下旬,一則外電的消息聲稱,英特爾專為低價筆記本研發的“ATOM(凌動)”處理器將于7月份正式大批量生產,目前,業界已有了該產品訂單過多導致前期產品供不應求的傳聞。
2008年5月底,臺灣威盛電子
關鍵字:
筆記本 處理器 龍芯 英特爾 ATOM 威盛 Eee PC
射頻識別(rfid)技術平穩地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從超市的庫存管理到快速收款,這項技術正改變著許多現有的應用并支持新的應用。在rfid前端,“信號鏈”從有效裝置上的小標簽開始,將信息傳送給一個或多個rfid閱讀器,當標簽出現在特定的區域內時,閱讀器檢測。在rfid后端,基于服務器的系統保持并更新標簽數據庫。rfid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當今,大多數rfid閱讀器都采用多個處理器來滿足應用需求。通常其中一個是連接模數轉換器(adc)和數模轉換器(dac)的信
關鍵字:
rfid adc dac 處理器 閱讀器
6月4日消息,英特爾本周二推出了一款新型處理器。英特爾稱,這種處理器將用于低價格的小型筆記本電腦,給信息技術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英特爾亞太區副總裁兼總經理Navin Shenoy說,這種Atom處理器將使全球增加幾百萬互聯網用戶。他在臺灣地區舉行的計算機展會上宣布的消息提高了在向廉價筆記本電腦供應處理器芯片方面與AMD和威盛競爭的砝碼。
一種Atom處理器能夠用于像iPhone式的移動設備中,像平板電腦一樣提供比手機更全面的訪問互聯網的功能。
不過,Atom處理器的主要應用領域是
關鍵字:
英特爾 Atom iPhone 處理器 筆記本電腦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收益遞減法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在傳統處理器架構的進展方面已經明顯體現出來。每一代新工藝幾何尺寸和新興微架構的進步,在相應性能上所能帶來的增益正在逐漸減少──顯然,借助更快速度以實現摩爾定律的方法不再靈驗!功耗和微架構改良的限制,使單一處理器的發展前景受挫,業界的關注焦點已轉向多處理器或多核芯片架構的開發潛力。
由于多核主要是用于克服單處理器系統局限性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采用多核純粹是出于性能方面的考慮。但以picoChip的經驗來看,多核技術
關鍵字:
多核 收益遞減法則 DSP 處理器
各行業信息化的飛速普及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作為信息化的必然趨勢,自動化以它獨特的魅力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并將全面普及。
醫療機構的政策放開,使社區醫院、特色門診、私人診所遍地生花,也使大醫院不再皇帝女兒不愁嫁,升級硬件產品、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質量成了醫院間吸引、競爭患者就醫不得不為之的重頭事。患者是上帝,為患者服務的觀念已經在醫療行業內流行。
一些醫療廠商從患者角度出發,以患者切身感受為主導,解決患者掛號、收費排隊擁擠費時問題,紛紛在國內推出自動掛號機系列產品。作為醫療行業的知心合作伙伴
關鍵字:
EIP 掛號機 處理器 研祥
近幾年來,DVR在安防監控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的模擬錄像技術已經逐漸被數字錄像技術取代,后者可以達到更好的圖像質量和提供更大的存儲容量。目前DVR已廣泛應用到金融、文博、酒店、交通、商業、醫院、工廠、學校、樓宇、小區物業管理等各個領域。從發展趨勢來看,多媒體監控系統的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擴展。
目前,已經有一些公司推出了基于X86的DVR,但是功耗、成本、體積、穩定性方面還是有所欠缺。華恒科技目前提供基于PowerPC的嵌入式Linux開發平臺可以滿足這方面應用,本文所闡述的便是以P
關鍵字:
處理器 編解碼芯片 DVR 安防監控 嵌入式
6月2日消息,英特爾首席執行官歐德寧(Paul Otellini)表示,隨著數據和互聯網接入服務營收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該公司計劃重新進入手機市場。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歐德寧認為,隨著智能手機越來越象計算機,英特爾在PC處理器領域的豐富經驗將有助于它進入手機市場。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如果支持互聯網接入的高端手機的價值得到認可,我認為在小型化計算機上增添話音功能更簡單一些,相反,要在手機上增添小型化計算機的功能更困難一些。”
英特爾進軍手機市場的先鋒是凌動處理器。
關鍵字:
手機 計算機 英特爾 處理器
“cell”處理器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cell”處理器!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cell”處理器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cell”處理器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