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YES并非一種錯覺。此前,包括銷量、產品力甚至份額方面的數據都表明,在桌面CPU領域,AMD這幾年奮起直追,和Intel的差距正前所未有地縮小。日前由Raul Bilc of Razzem公布的數據顯示,從互聯網搜索量來看,從2019年至今的151款熱門處理器中,雖然AMD只有33款,但居然豪橫地包攬了搜索前15名,反映了用戶的巨大興致。其中絕對搜索量排在第一的是一代神U AMD銳龍5 5600X,搜索次數超千萬,占比7%。Intel這邊,名次最高的是酷睿i9-12900K,但也只有281萬次搜索
關鍵字:
AMD 英特爾 處理器
IT之家2月12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正考慮大幅增加其在越南現有的15億美元(當前約102.15億元人民幣)投資,以擴大在越南的芯片測試和封裝工廠。這一舉動可能價值約10億美元(當前約68.1億元人民幣),標志著越南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的作用越來越大。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投資可能在“未來幾年”進行,甚至可能超過10億美元(當前約68.1億元人民幣)。另一位消息人士稱,英特爾也考慮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進行替代投資,這兩個國家可能比越南更受青睞。在被問及可能的投資計劃時,英特爾回應稱:“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封裝
IT之家 2 月 10 日消息,英特爾新一代工作站處理器至強 W7-2495X 現已出現在 Geekbench 跑分平臺上。如上圖所示,這款聯想設備搭載了 W7-2495X,其規格為 24 核 48 線程,睿頻 4.6GHz,45MB 三級緩存,配備了 128GB 內存。分數方面,W7-2495X 單核 1497,多核 24685。作為對比,英特爾最新的 24 核(8 大核 + 16 小核)i9-13900K 單核 2258,多核可達 26000 分以上。根據之前的爆料,英特爾即將發布的新一代至
關鍵字:
英特爾 至強
隨著數字革命愈演愈烈,全球對移動數據和服務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如今,智能手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智能手機的加持下,我們可以通過拍照、瀏覽新聞和社交媒體或玩游戲等方式自娛自樂,還可以呼叫網約車等。當然,我們偶爾也會打電話。此外,憑借功能強大的軟件和“應用商店”,我們已經習慣在不進行手機升級的情況下獲得全新用戶體驗,這只需要我們下載或更新App即可。那么,我們的網絡基礎設施是否也可以用類似方式通過軟件來定義?如果無線網絡(也就是將移動設備連接到日常使用的App和服務的網絡)可以通過簡單的軟
關鍵字:
英特爾 虛擬化 開放式RAN
有時候,提高績效的方法不是賦予更多的權力或能力,而是減少冗雜的工作量,使其專注于最擅長的事情。與其讓才華橫溢的主廚洗菜、切菜,不如給她雇個幫手,讓她花更多的時間烹飪美食。這樣,你將獲得品質更高、也更具創意的佳肴。英特爾高級院士兼至強總工程師Nevine Nassif介紹道,同理,對于全新的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來說,“主廚”相當于微處理器的內核,而“助手”則是芯片上的專用加速器。Nassif表示:“你不會希望這些功能強大的多用途內核耗費大量時間去做簡單的壓縮加密算法或遷移數據——內置加速器可以更
關鍵字:
服務器芯片 英特爾
為踐行可持續發展,將浪費降至最低,并盡可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企業應當積極采取行動,向循環模式轉型。近日,英特爾公司制造與供應鏈事業部副總裁、英特爾成都公司總經理卞成剛發表署名文章,提出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的三大趨勢。以下為全文:在節水節能領域的積極舉措已經使許多企業減少了環境足跡,與此同時,負責任的廢棄物處理也同樣意義重大,值得企業給予足夠的重視。為了重新思考資源利用和廢棄物管理,企業正紛紛采取循環經濟(又稱循環性)實踐,這些實踐能夠減少原材料開采或加工活動以及運輸需求,并降低垃圾填埋處理量,因此對應對氣候變
關鍵字:
英特爾 循環經濟
多年以后,面對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英特爾仍不會忘記毛利率被AMD超越那個遙遠的一年。在過去50多年歷史中,Intel在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行業巨無霸的存在,曾幾何時AMD不過是小魚小蝦,前幾年每年營收也就50多億美元,只有Intel的1/10,盈利就更差很遠了,甚至經常虧錢。然而,沒有什么是永恒不變的。在芯片產業巨變的這幾年中,2022年也許會成為一個分隔符。根據22年的財報來看,被人們戲稱為“農企”的AMD毛利率首次超越“牙膏廠”Intel,而這種情況在過
關鍵字:
AMD 英特爾 市場 財報
五十五年前,一臺有知覺的超級計算機說出一句讓數百萬電影觀眾感到不寒而栗的話:“我很抱歉,戴夫。我恐怕不能這么做。”在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中,AI的轉變作為情節轉折非常有趣,盡管現實情況要平凡得多,但也至關重要。我們必須確保以負責任的方式開發AI技術。行業和全球領導者必須共同努力,在技術進步處于早期階段時,就通過共同創造新的可能性,激發出我們人類最好的一面,從而塑造未來科技。人工智能已經催生了全球變革,并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工
關鍵字:
英特爾 帕特·基辛格 負責任的AI 推動人類進步
一款顯卡的性能可以達到什么程度?除了架構、規格等硬件因素,驅動的優化程度同樣至關重要。Intel攜帶Arc銳炫回歸獨立顯卡市場,作為“后起之秀”,驅動的優劣更是關鍵中的關鍵。Intel也正是這么做的。2022年6月,Intel正式發布了首款...
關鍵字:
英特爾 銳炫 RTX 3060 XeSS
上周的財報會議上,Intel確認2023年會推出14代酷睿,代號Meteor Lake,只不過發布時間從之前的上半年延期到了下半年。14代酷睿可以說是Intel處理器的一次飛躍,因為它不僅會首發Intel 4及EUV工藝,同時架構也會大改,并首次在桌面級x86中引入小芯片設計,首次使用多芯片整合封裝,CPU、核顯、輸入輸出等各自獨立,制造工藝也不盡相同。Meteor Lake的CPU Tile模塊是Intel 4工藝生產的,IOE Tile以及SoC Tile模塊則是臺積電6nm工藝生產的,Graphic
關鍵字:
英特爾 酷睿 芯片 蘋果
處理器龍頭英特爾2022年第四季度的災難性收益日前公布,公司虧損6.61億美元,利潤率跌至幾十年來的最低點,因此該公司宣布新的成本削減措施,這其中包括將不再為其網絡交換機業務投資新產品的消息,這實際上就像它最近決定結束其Optane存儲業務一樣。另外,令人訝異的是,英特爾還在沒有正式宣布的情況下,退出了RISC-V探路者計劃,這引發了大家對英特爾在RISC-V生態系統與其他相關投資承諾的質疑。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在財報發表會議上表示,“網絡交換機業務持續表現良好,是我們戰略轉型的核心
關鍵字:
英特爾 網絡交換機 RISC-V
1月16日,2023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達沃斯論壇)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辦,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受邀參與此次論壇。帕特·基辛格指出,在全球數字化進程勢不可擋的今天,包含計算、連接、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傳感和感知在內的五大“超級技術力量”搭建起從模擬時代到數字時代的橋梁,深刻地塑造了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隨著“超級技術力量”變得日益無處不在,它們正在釋放更強大的全新可能性。帕特·基辛格對五大“超級技術力量”做出了如下的解讀:1. 計算:任何事物都相當于一臺計算機。4004芯片的發明從根本上開啟了現代計算世界
關鍵字:
英特爾 超級技術力量
IT之家 1 月 17 日消息,2023 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達沃斯論壇)昨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辦。英特爾 CEO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指出,在全球數字化進程勢不可擋的今天,包含計算、連接、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傳感和感知在內的五大“超級技術力量”搭建起從模擬時代到數字時代的橋梁,深刻地塑造了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IT之家了解到,帕特?基辛格稱隨著“超級技術力量”變得日益無處不在,它們正在釋放更強大的全新可能性。基辛格還對五大“超級技術力量”做出了解讀:計算:任何事物都相當于一臺計
關鍵字:
英特爾
元旦剛剛過去,隨著CES 2023的完美落幕,半導體市場又開始了激烈的爭奪,“你方唱罷我登場”。北京時間2023年1月11日,英特爾正式推出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和英特爾至強CPU Max系列產品,以及用于科學計算和人工智能的英特爾數據中心GPU Max系列產品。算是正式打響了2023年,半導體市場的新品發布,作為處理器領域絕對的王者的英特爾,其旗下的至強系列又是其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招牌。自1998年首次發布以來至強(Xeon)系列就是為了服務器CPU領域而生,經過近25年的時光,至強系列也一直引領著
關鍵字:
英特爾 Xeon 至強
Intel終于發布了13代酷睿新旗艦,也是史上第一顆達到6GHz頻率的微處理器——i9-13900KS!最終的規格參數,主要是頻率,和之前傳聞的不太一樣。8P+16E 24核心32線程,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36MB,這些都是沒跑的,但部分頻率更高(括號內為對比i9-13900K):P核基準頻率3.2GHz(+200MHz)、睿頻加速頻率5.4GHz(+0)、睿頻Max 3.0加速頻率5.8GHz(+100MHz)、TVB溫度自適應睿頻加速頻率6.0GHz(+200MHz)。E核基準頻率2.4GHz(
關鍵字:
英特爾 13代酷睿 i9
?英特爾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英特爾!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英特爾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英特爾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