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偉達在當地時間周三發布了2022財年第三財季的財報,該季營收71億美元,創下新高,同比增長50%。
- 關鍵字:
英偉達 財報
- NVIDIA GTC于11月8日至11日在線上舉行。今日下午4點,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將舉行主題演講。 據了解到,英偉達表示,黃仁勛將在演講中講述英偉達是如何推進AI在各個行業發展的。他將展示企業和數據中心AI、對話式AI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最新技術,以及邊緣AI的應用,如機器人、醫療和自動駕駛汽車等。 據介紹,黃仁勛還將探討虛擬世界的新應用,以及英偉達與合作伙伴是如何為工廠、城市和整個地區構建數字孿生。 NVIDIA GTC大會共設有500余場會議,會議主題涵蓋深度學習、數據科學、高性能計算
- 關鍵字:
英偉達 GTC AI
- 10月27日消息,蘋果在2020年發布的MacBook Air和13英寸MacBook Pro首次搭載自研的M1芯片,極大提升了設備性能,給英特爾CPU業務造成沉重打擊。不到一年后,蘋果又開始在GPU領域與AMD和英偉達產品展開競爭。搭載M1 Pro和M1 Max芯片的新款MacBook Pro顯示效果甚至可以與搭載獨立顯卡的Windows筆記本電腦相媲美,首次展示了蘋果M1系列芯片在顯示性能方面的出色表現,這也給英偉達和AMD的顯卡業務提了個醒。 英偉達一直試圖通過專用工作站來吸引蘋果的專業設計和
- 關鍵字:
蘋果 MacBook Pro 英偉達 ADM
- 8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多個消息來源報道稱,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反對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對英國芯片設計廠商Arm的收購計劃,他對該收購表示擔憂,認為對市場競爭將產生不利影響。 該媒體還報道稱,除了馬斯克之外,科技巨頭亞馬遜和三星電子公司也表示反對英偉達收購Arm的計劃。 針對以上消息,特斯拉對媒體置評請求未予回應,而亞馬遜和三星均拒絕置評。 此前,英偉達提出以540億美元收購英國這家芯片設計廠商。日前有消息人士透露,英偉達可能會在下月初尋求歐盟對該收
- 關鍵字:
馬斯克 英偉達 ARM
- 日前,因為英偉達CEO黃仁勛在一場演講中用了14秒的“數字人”視頻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從而把“數字人”乃至“元宇宙”從專業人士帶入到大眾視野。 澎湃新聞記者日前對話了英偉達三位技術專家,英偉達中國區高級技術市場經理施澄秋、英偉達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宋毅明和英偉達中國區傳媒娛樂行業經理何展(文中統一用英偉達技術專家來稱呼)來講述什么是數字人、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元宇宙會帶來那些改變? 英偉達將自己定位為提供基礎底層服務架構的。元宇宙概念平臺Omniverse像是一個工具箱,也是一個技術
- 關鍵字:
英偉達 虛擬現實 數字人
- 美國時間周一,美股收盤主要股指全線上漲,納斯達克指數創歷史新高。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首次全面批準一款新冠疫苗,經濟重啟概念股領漲。 道瓊斯指數收于35335.71點,上漲215.63點,漲幅0.61%;標準普爾500指數收于4479.53點,漲幅0.85%,略低于歷史最高收盤點位;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于14942.65點,漲幅1.55%,創下歷史新高。 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漲,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和奈飛股價均上漲,其中蘋果、谷歌、Facebook和奈飛漲幅超過1%,亞馬遜
- 關鍵字:
美股 英偉達
- 北京時間8月3日晚間消息,據報道,知情人士今日稱,出于對國家安全的潛在風險,英國政府正考慮阻止英偉達公司(Nvidia)收購ARM公司。 知情人士今日稱,英國反壟斷部門“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在7月下旬提交了這份報告。報告內容顯示,這筆交易對英國國家安全的影響令人擔憂。因此,英國目前傾向于阻止這一收購交易。而另一位知情人士稱,由于國家安全問題,英國可能會對該交易展開更深入的審查。 當然,知情人士同時還強調,目前英國政府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將來仍可能在滿足某些條件的情況下批準這筆交易。至于該交
-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軟銀英國
- 北京時間7月20日早間消息,據報道,英偉達正在努力大規模擴展其RTX GPU的支持范圍,該公司在GDC 2021上發布了新的視頻,展示其高端游戲技術,例如DLSS和光線跟蹤照明,這些技術都運行在ARM硬件之上。 具體來說,該視頻演示了《德軍總部:新血脈》(Wolfenstein:Youngblood)和英偉達的《The Bistro》這兩款游戲,兩款游戲都運行在RTX 3060 GPU和聯發科Kompanio 1200 ARM處理器(聯發科的旗艦級處理器,計劃用于新一代功能更強大的Chromeboo
-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偉達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2021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1)上宣布,它將與谷歌云合作打造業內首個AI-on-5G創新實驗室,幫助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解決方案的開發和部署。 英偉達表示,該實驗室將為企業提供訪問谷歌云的Anthos平臺和英偉達加速計算軟硬件平臺的機會,讓企業能利用數據和AI來提升業務性能、提高運營效率并優化安全性和可靠性。英偉達和谷歌云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開發。 兩個月前,英偉達宣布,它將與谷歌云等多個合作伙伴合作,通過5G網絡推動人工智能邊緣應用。 據悉,
- 關鍵字:
MWC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AI 谷歌 英偉達
- 據報道,英偉達斥資40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的交易很可能獲得成功,此前全球三家最大芯片制造商對其表示支持。 據報道,博通、聯發科以及漫威科技成為首批公開支持英偉達收購Arm的客戶,盡管這期交易引發了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 英偉達收購Arm的交易正受到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的關注,后者準備提交可能反對收購的審查報告。與此同時,這筆潛在交易也正在美國、歐盟和中國受到審查。 英偉達的競爭對手高通和微軟等科技巨頭都擔心,英偉達可能會限制向競爭對手提供Arm的技術或提高價格。Arm目前由日本軟銀集
-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 獲悉,英偉達(NVDA.US)向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提交的400億美元收購軟銀旗下ARM的方案被迫延誤。 據悉,三位知情人士稱,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問題比英偉達預想的要多。 有報道稱,反壟斷機構已經告訴英偉達,如果他們不在本月底前提交文件,他們就要等到9月份,因歐洲工作人員夏季休假。該交易的潛在延遲可能會使其超出2022年3月預期完成收購的時間。 潛在延遲是由于該交易自宣布后就遭到了競爭對手和客戶以反壟斷理由的反對。有報道稱,如果英偉達收購失敗,高通(QCOM.US)將愿意投資ARM。 今年2月,有
-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收購
- 財聯社訊,美國芯片巨頭高通(Qualcomm)周日表示,如果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以400億美元價格出售給英偉達(Nvidia)的交易被監管機構阻止,高通將對投資ARM持開放態度。 高通公司總裁兼候任CEO阿蒙(Cristiano Amon)稱,如果ARM目前的所有者軟銀決定讓該公司上市,而非出售給英偉達,那么高通將與行業其他公司一起收購ARM的股份。 阿蒙表示,“如果ARM有一個獨立的未來,我認為你會發現這個生態系統中的很多公司都會對投資ARM很感興趣。”阿蒙還補充說,高通“肯定會對此持開放態度
- 關鍵字:
高通 ARM 英偉達
- 外媒周二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英偉達(Nvidia Corp)已經向中國政府競爭事務監管機構提交了一份申請,要求審查該公司以400億美元對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的收購案并予以批準。該報道還稱,中國反壟斷律師表示,英偉達的申請書在最近幾周已經提交,不過對該收購案的審查耗時可能會長達18個月。英偉達上個月曾表示,它預計對Arm的收購將會在2022年3月完成。就這次收購,2020年9月份,英偉達已經與與日本軟銀集團達成協議。今年2月,外媒曾報道稱,針對英偉達收購Arm一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已經展開
-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 近日,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的計劃在歐洲受到了廣泛關注。一旦英偉達成功斥400億美元巨資完成對ARM的收購,會使歐盟的自主開發芯片大計受到嚴重威脅。為此,布魯塞爾正在考慮使用包括“核手段”——以反壟斷理由否決收購案在內的所有選項。 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主管內部市場的歐委會委員布雷頓就表示,他正“緊盯”這項交易,且歐盟“極其了解”這背后的戰略意義。為何歐盟甚是擔憂? 布雷頓一直將自己描繪為歐盟芯片和其他高科技產業的守護者,在他看來,生產商英偉達與設計公司ARM
-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 英偉達在其推特賬戶 NVIDIAGeForce發布了簡短的預告片“Get Ready”,為即將到來的GeForce RTX 3080 Ti/RTX 3070 Ti預熱。這基本上印證了此前的消息,即英偉達將于6月1日在臺北電腦展(COMPUTEX)主題演講上發布GeForce RTX 3080 Ti/RTX 3070 Ti這兩款顯卡。不過發售與評測解禁時間是不一樣的,其中GeForce RTX 3080 Ti的開售時間是6月3日,而GeForce RTX 3070 Ti則是6月10日,兩者相隔了一周,另
- 關鍵字:
英偉達 顯卡
?英偉達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英偉達!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英偉達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英偉達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