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市場分析 > 嵌入式技術市場及其特點

        嵌入式技術市場及其特點

        作者: 時間:2009-11-0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此外,客戶對性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也有較高的要求。多年以來中國市場對這兩點的需要非但沒有減弱,反而越發強烈。對此,TI通過提高產品的集成度來滿足客戶需求,比如TI剛剛收購的Luminary的32位單片機上就集成了MAC+PHY、USB、CAN,這些都大大降低了系統成本。另外,TI在設計新產品時采用新工藝,從而把產品的成本降到最低,使客戶用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產品與性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9639.htm

          同時,客戶對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要求十分迫切,對產品的易用性也有比較高的要求。我們在進行研發的時候,同時也開發了一些經濟實用的軟件,使客戶在應用的時候能夠更順利。

          最后還有一個趨勢,就是整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客戶也需要更小的封裝。所以我們也在不斷加強這方面投入,為客戶提供更加精巧的封裝技術。

          TI認為,在產品線里,單片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中國的市場已經達到20億美元的規模,預計在三到四年內,將會達到30億美元。在這個市場里,8位的份額正在下降,與之相反的,32位和16位的市場份額會穩步增加。這對TI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為TI在相關領域的投入都集中在16位和32位微處理器。TI的單片機產品陣營將主要由MSP430超低功耗MCU(值得一提的是,TI的MSP430是全系列超低功耗,而不僅限于少數產品)、C2000系列高性能實時控制微處理器以及Stellaris系列(Luminary公司的Cortex-M3產品系列)等共同構成。

          ARM:在MCU上的規劃

          隨著32位MCU的成本越來越低,它正在逐漸取代一些過去的16位和8位占據主導地位的市場。成本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8位和16位MCU由于自身的限制,已經無法滿足一些應用的需求。例如,對連接性、用戶界面、綜合成本、性能等要求不斷增加的MCU應用,傳統的8位和16位MCU開始漸漸無法滿足這些需求。這為32位MCU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契機。

          ARM一直致力于提供適用于MCU的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處理器架構,例如ARM Cortex-M系列處理器。最新推出的Cortex-M0處理器是市場上現有的最小、能耗最低、最節能的ARM處理器,使得MCU開發人員能夠以8位處理器的價位,獲得32位處理器的性能。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關鍵詞: 嵌入式 MCU 200911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恩平市| 株洲市| 新巴尔虎右旗| 凤山县| 永新县| 蒲江县| 开鲁县| 崇州市| 巴里| 茌平县| 任丘市| 江西省| 贵州省| 屏东市| 微博| 抚顺县| 望江县| 吉安县| 新闻| 连山| 左权县| 乌海市| 三穗县| 莱州市| 通辽市| 贡觉县| 桐柏县| 盐池县| 慈利县| 门源| 安丘市| 若尔盖县| 安吉县| 盐边县| 察雅县| 改则县| 黑山县| 洛阳市| 化州市|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