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榮的“中國芯”
這一天是2009年世界環境日,綠色年度人物用兩個電話將三年前的歷史,三個月后品牌長征,貫穿起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8711.htm一個電話打給世界最高海拔小學——珠穆朗瑪峰山麓西藏巴松完小扎西校長。此地海拔4700米,施總關切地詢問三年前捐贈2.5千瓦太陽能電站運行情況和師生學習、生活情況。扎西校長向施正榮博士反映,三年前尚德贊助的2.5千瓦的光伏電站為學校師生帶來了光明,學校正在擴容并創建電氣化教室,因此出現電力短缺,晚上還需要一臺柴油發電機供電,因此需要更多的電力。施正榮博士表示,尚德將繼續支援巴松完小綠色電力,不日將送陽光上西藏。
另一個電話打給世界最高海拔中學——定日中學次平校長。此地海拔4300米,施總關心高海拔地區孩子們良好的成長環境,決定在該校長期設立“尚德綠色獎學金”。
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主題:你的星球需要你,聯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青藏高原冰川,素有“世界水箱”之美譽。但水箱水位下降。
三年前,也是世界環境日,尚德為世界高海拔地區贈送光伏產品,贊助世界最高海拔小學巴松完小、世界最高海拔中學定日中學和世界最高海拔村莊“堆村”,為高海拔地區帶來綠色光明,也為中國光伏產業帶來了高海拔影響力。
三個月后,一支由尚德綠色志愿者組成的“長征”隊伍,離開無錫。
3、一場高海拔的“新長征”
2009年9月13日,一支十個人的綠色志愿者“長征”隊伍離開拉薩,正式穿越西藏。兩輛越野車和一輛大貨車,六天輾轉2300公里,每一公里顛簸,我都在銘記主席教誨——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
“長征”行程——世界最高海拔村莊、奧運珠峰電站小學、世界最高海拔小學,世界最高海拔中學。——與七十年前的“長征”相比,那次“長征”是為了打下一個新中國,2009年9月尚德“綠色海拔之旅:無錫—西藏”志愿者的“長征”,是一次向當年“長征”打下的新中國“60周年”獻禮的“新長征”。
“長征”輾轉行走到318國道5000公里紀念碑前,向后上海5000公里,向前,裸露的植被,退縮的雪山,高海拔的陽光直直照在每個尚德人臉上,我們在高原上像金魚在水面上一樣大口呼吸。
A、海拔5070米處,前有美麗的姑娘湖,后有大片雪山,這里就是傳說中的世界最高海拔村莊——堆村。這個村莊并不存在于地圖上,車隊沿著美麗的姑娘湖來來回回走了多次,才確定方位。2006年尚德歷史記載曾在此捐贈37套獨立發電系統設備。接待我們的村長是少數略通漢語的村民之一。根據同行的工程師檢測,37套太陽能發電系統運行三年,36套運行正常,一套需要修理。在高海拔運行環境,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在話語不通的地區,正在發電帶來光明的36套太陽能設備和西藏式真摯笑臉一樣,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語言。
B、給大家透露一段鮮為人知的文字,一段可以當著共和國光榮歷史的一部分閱讀的文字。這段文字,記錄了一頁奧運歷史的一部分,本應該立在珠峰海拔5200米處,供中國奧運歷史的粉絲閱讀。我在堆納鄉小學發現了它。文字經日曬風吹,字跡模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