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巨頭人才本地化提速 畢業生需強化綜合實力
對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人才的培養,富士通微電子企業策劃及市場推廣部大學項目負責人張佳佳提出了3點建議:“第一,要走出象牙塔。現代社會發展需要人才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應提高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能力,溝通的順暢會帶來更好的結果。第二,要有好的心態。工作總會有枯燥的一面,尤其對技術開發人員來說更是如此。這就更加要求員工具備堅韌不拔、持久應戰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態,這樣才能真正地勝任工作。這也是企業最需要的人才素質。第三,要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除了與專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之外,還應該涉獵更為廣博的知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8177.htm領先廠商加大與高校合作力度
“高校也迫切需要企業給他們提供幫助。”謝凱年表示,“首先是需要企業在軟硬件方面對他們給予支持,因為學校教學涉及的軟件版本或芯片與企業使用的相比會有一定的延遲,企業大學計劃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最新的科技傳遞到學校,這也是我們最擅長的;其次是把業界的經驗引入校園,在高校中,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都面臨著走向市場的問題,學校有非常好的技術,要用這些技術開發出好的產品,讓這些產品走向市場,就需要高校跟企業密切合作;另外,高校也需要企業幫助他們擴大國際視野,通過國際知名廠商的大學計劃,學校能接觸到國外產業界和科技界當前最關心的技術,而不僅僅局限于閱讀國外的論文。”
Altera公司是最早在中國開展校企合作的FPGA企業,該公司大學計劃中國項目經理徐平波告訴本報記者:“我們開展大學計劃的初衷是因為我們當時感到高校畢業的學生沒有掌握當代的最新技術。因此,我們當時無法招收合適的應屆畢業生,只能從其他公司引進人才。另外,當時業界公司中能夠了解FPGA業務的人才非常少,這給我們推廣FPGA技術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這樣,Altera公司就決定展開大學計劃工作,主要希望加強公司與學校之間的合作,解決人才需求的問題。”
據徐平波介紹,最初,即使在中國的頂級高校中,他們實驗室的設備和儀器與企業相比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為解決這個問題,Altera公司就著手建設聯合實驗室。“通過聯合實驗室這種方式,我們給學校提供了業界正在使用的一流的設備,這是大學計劃的起點。通過幾年的努力,目前,Altera在中國國內已經建立了66個聯合實驗室。可以說,中國所有頂級的大學,都有與Altera共同創建的聯合實驗室。這一工作已經初具規模。當然,我們還會繼續努力,創建更多的聯合實驗室。其實,現在我們基本每個月都有新的聯合實驗室誕生。到今年 9月底,我們聯合實驗室的數目可能就達到69個了。”談起Altera公司與高校合作的成果,徐平波如數家珍。
跨國企業重視人才本地化
對跨國企業而言,人才的本地化十分重要,對外企在中國的發展意義尤為重大。“富士通微電子的員工絕大部分都是中國本土的員工。”張佳佳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會將富士通微電子的經驗及技術傳授給本地員工,同樣我們的一些產品及開發的方向也是聽取了眾多本地員工的意見開發出來的,這樣的做法鼓勵本地員工真正研究自己身邊的市場,身邊客戶的需求。”
ROHM公司相關負責人則認為,中國的電子人才已經具有很高的業務水平,對于ROHM來講,他們堪稱是企業的頂梁柱。為了強化ROHM在中國業務,該公司也期待通過實施業界最前沿的實戰能力與管理能力的培訓,培養更多的具有更高業務水平的本地人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