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擴產幻象:中國企業等待內需啟動市場
中國光伏企業近期的復產、擴產,更多的是季節性反彈。全球光伏市場的回暖和中國光伏市場的啟動,尚需時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411.htm“第三季度是歐美光伏市場傳統的安裝旺季,依照我們的判斷,公司第三季度的出貨量要比第二度增長50%以上。”8月21日,無錫尚德新聞發言人羅毅對本報記者稱,作出上述判斷的依據是,第二季度,由于歐美光伏市場的回暖,尚德的發貨量增長了53%。
基于歐美市場回暖的預期及國內此前出臺的多項利好政策,國內的幾大光伏企業,如英利、CSI阿特斯都已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擴產計劃。以CSI阿特斯為例,該公司稱,其電池組件產能將由之前的620兆瓦提升到800兆瓦,擴產將于8月完成。
不過,中國光伏企業的復產、擴產,更多的是由于季節因素的推動。全球光伏市場的回暖,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啟動,仍需時日。
雖然中國陸續出臺了“太陽能屋頂”和“金太陽”計劃,但中國光伏企業的主要市場取向并沒有改變:歐美仍是主要的銷售市場,國內市場仍需要等到政策工作的細化及大量項目的獲批。
羅毅稱,在國內,尚德目前主要采取“戰略性試探”策略,其主要市場還是國際。“對尚德來說,國內市場估計今年可上升至5%,國際市場仍將占據95%。”
而在國際市場,中國光伏企業的唯一的利器,仍是“低成本”。
擴產幻象
太陽能電池產量占據全國70%的江蘇,似乎已經感受到市場夏天的暖意。
“大廠生產線已經開始滿負荷運轉,部分企業甚至已經開始或完成擴產。”江蘇省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魏啟東對本報記者稱。
基于第三季度光伏市場大幅增長的預期,國內光伏企業紛紛重拾曾因金融危機而擱置的擴產計劃。
其中,英利集團在7月擴產200兆瓦后,年產能已達到600兆瓦,其同時計劃在現有600兆瓦的基礎上,投資60億元新建800兆瓦光伏電池項目,將產能提高到1400兆瓦。
在新一輪的擴產之后,國內主要光伏電池和組件制造商的產能或目標產能,預計將達到4770兆瓦左右。“基本上,我了解到的這些企業,包括一些沒有公告的企業,都有類似的擴產計劃。”長城證券電力行業分析師周濤說。
企業的擴產來源于訂單的增多。以6月份為例,天合光能在該月就需向Enfinity 公司供應大約15兆瓦的光伏組件;中電電氣得到意大利Renergies公司一紙合約,將在未來6年中向Renergies供應總計53兆瓦的電池片;英利則當月也得到Recurrent Energy的合約,將在未來3年內向該公司提供2至20兆瓦。
多家企業皆已公布了第三季度或下半年的銷售計劃。英利預計,三季度發貨量環比將上升80%,但全年發貨量仍保持在450兆瓦至500兆瓦的水平;中電電氣上半年完成銷售11.73兆瓦,下半年的銷售目標是30兆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