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低碳經濟”加速多晶硅產業升級

        “低碳經濟”加速多晶硅產業升級

        作者: 時間:2009-08-18 來源:中財網 收藏

          由于這是嚴重依靠下游生產企業的行業,而國內多家生產企業因為價格迅速下跌,或歇業或減產,致使最主要的原料--三氯氫硅的產量過剩,價格也迅速跌破了生產商的心理線。"盡管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有發展的行業,但怎么度過眼前的危機,才是我最關心的。"四川的一家多晶硅企業負責人坦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245.htm

          據悉,國內一些公司目前多晶硅每公斤的生產成本還在100美元左右,而國際七大制造商已經實現了25-28美元/公斤,僅從價格方面來說,已無競爭優勢。

          全球經濟危機導致的產業發展滯緩。在歷經近一年多晶硅價格暴跌后,由之前400余家光伏企業,現在還在經營的企業,只剩下了不足50家,行業"洗牌"特征明顯。

          "英利模式":閉環、低成本

          三孚硅業內部人士表示,"國內多晶硅項目現在大多數虧錢,很多工廠已經因此停工了;而虧錢的原因是工藝不完善,很多企業現在的工藝無法回收利用四氯化硅,不得不把生產多晶硅的輔料四氯化硅就地或運到別處處理掉"。四氯化硅成了企業"吃錢"的東西,而且還有低質量和污染等"副產品"。但是,四氯化硅本質上是可以為企業貢獻利潤的。

          先進閉環生產工藝,是把四氯化硅轉回反應爐,繼續生成三氯氫硅,進一步提純成多晶硅。而之前國內一些企業無法實現閉環生產,處理副產品四氯化硅的方法如果不得當,就會污染環境。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中孚硅業人士反復強調,這樣簡單地處理掉四氯化硅很可惜,無形當中損失了很多的效益。還有一個現實是,在美國、日本等國家里,四氯化硅是不允許被灌裝運往別處,逼著相關多晶硅生產企業,不得不實現閉環生產。

          三孚硅業公司銷售部人士透露,前兩年,他們盈利豐厚,盡管處理四氯化硅比較麻煩,"這本來是好東西,只是國內缺少項目承接,只能當作廢料或廉價化學原料處理掉",在唐山南堡開發區里,廢水是不被允許處理的,只能每噸倒貼1000元賣給國內相關化學廠或每噸20-30元出口日韓。

          這正是新能源原料生產企業無法回避的"尷尬":一方面生產可以減少污染的新能源的原料;另一方面,卻要承擔因為生產導致的污染。如果擁有了閉環生產的技術,這一切將都獲得解決,同時也解決了中國國內多晶硅企業一直無法降下的生產成本。

          而從公開的消息來看,只有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英利控股)旗下的六九硅業、洛陽中硅二期項目、江蘇中能等少數企業宣稱,各自解決了生產環節高能耗和污染的問題。

          作為低碳經濟中重要的一項,即便在全球經濟危機籠罩下,產業也一直未從公眾的視線中消失。

          多晶硅低價生產技術與批量生產能力仍是光伏產業的重頭,因此,多晶硅的副產品四氯化硅的核心處理技術,仍是中國多晶硅生產企業的"重頭戲"。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那么包括天威保變、川投能源等眾多上市公司大力投建的多晶硅項目,也將因為成本太高,而失去競爭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汝阳县| 太湖县| 那坡县| 武功县| 阳江市| 于田县| 江山市| 九台市| 浠水县| 彭州市| 石棉县| 泽普县| 塘沽区| 句容市| 吉水县| 滨州市| 霍山县| 庐江县| 宁晋县| 吴桥县| 措勤县| 青神县| 新兴县| 临朐县| 营口市| 永德县| 普宁市| 承德县| 墨竹工卡县| 青冈县| 贺兰县| 鹤庆县| 秦皇岛市| 卫辉市| 名山县| 沾益县| 青河县| 枣强县| 阿城市|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