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六大措施提升產業優勢 破解光伏發電產業發展“瓶頸”
針對光伏發電快速發展面臨的發電成本高、并網協調難度大等瓶頸,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江蘇省光伏發電推進意見》(以下簡稱《推進意見》),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扶持、加強標準建設和創新驅動等六大保障措施,進一步提升光伏發電企業競爭力,促進光伏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242.htm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并重,實施三大工程,提高應用水平
《推進意見》確立了江蘇省扶持光伏發電產業的原則:正確處理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的關系,積極扶持光伏發電項目,引導和保護企業積極性;同時建立激勵機制,著力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堅持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并重,集中力量做好示范試點,重點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堅持光伏發電與產業發展互動,加快形成江蘇省光伏產業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提升光伏開發應用水平。
在提升應用水平、增強產業競爭力方面,江蘇省將大力實施“屋頂并網發電工程”、“建筑一體化并網發電工程”和“地面并網電站工程”等三大工程。同時,優先選擇沿海灘涂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建設帶有跟蹤系統的地面并網電站工程。
《推進意見》同時提出了光伏產業發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3年努力,力爭在全省建成光伏并網發電裝機容量400兆瓦,其中,屋頂光伏電站裝機容量260兆瓦,建筑一體化光伏電站裝機容量10兆瓦,地面光伏電站裝機容量130兆瓦。
其次,要在上網電價上有所突破。著力實現地面光伏并網發電上網電價1元/千瓦時(含稅)的目標,不斷促進企業降低成本。
第三,形成產業競爭力。到2011年,使全省電池及組件生產能力達1萬兆瓦左右,光伏產業總產值達3500億元,無錫尚德公司等龍頭企業投資建設太陽能發電規模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建立六大保障體系,推進光伏產業發展
為確保為期3年的光伏發電重點目標如期實現,江蘇省首先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克志擔任組長的新能源暨光伏產業推進協調小組,建立統一協調的管理機制。
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向省級電網企業服務范圍內的電力用戶(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電以外)征收一定比例的電價附加,建立省光伏發電扶持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補貼光伏發電項目目標電價與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差額。具體依據省物價局核定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目標,確定分年度補貼額度。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地面并網電站目標電價(含稅)分別為2.15元/千瓦時、1.7元/千瓦時和1.4元/千瓦時。同時,積極爭取免征增值稅和出口退稅等扶持政策,落實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分攤統收統支的政策。運用風險投資、金融信貸、吸引外資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建立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投融資平臺。
三是加強競爭優勢。以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為契機,促進光伏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注重發展與光伏發電產業配套的服務業和相關產業,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和發展水平,拓展產業集聚空間,形成有江蘇特色的光伏產業鏈及衍生的光伏產品生產與檢測設備、原輔材料制造產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