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度IC產銷量下降 國內設計企業面臨被收購風險
國外企業對國內IC設計企業并購案增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361.htm經過“十五”期間的發展,集成電路設計業企業數量迅速發展到目前的500多家。227家認定企業從業人員達到2.56萬人,技術人員占70%。設計業產業規模在迅速擴大,今年1月-3月實現了9.9%的增長,達56.47億元,但占集成電路產業總體比例仍較小,僅占27.8%。產業整體實力較弱,企業小而散,缺少大的骨干企業,很多企業仍然處于孵化期,導致產業同質化競爭、低價競爭的局面不斷擴大。
從企業數量和銷售收入看,北美地區600家Fabless企業銷售收入達320億美元,我國臺灣地區200家Fabless企業銷售收入達120億美元,中國大陸500多家IC設計企業銷售收入僅為235.2億元。
從企業規???,依據國際通用標準,企業營收達到3000萬美元就意味著該企業已渡過了孵化期,企業營收達到1億美元意味著該企業初創成功,企業營收達10億美元則可稱為規模企業。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大陸渡過孵化期的企業只有20家,初創成功的企業只有8家,而目前還沒有一家企業達到規模企業的要求,國內最大的IC設計企業海思半導體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毛利率看,國際Fabless企業一般在40%以上,而我國多數Fabless企業不到20%,有些企業甚至不到5%。
國際市場收縮,國內集成電路市場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缺口,以及國內3G、家電下鄉等擴大內需項目帶來的廣闊市場空間,這些都將吸引國外巨頭加大對中國IC市場的開拓力度與在中國的產業布局,并購則成為有力手段。為了快速進入中國市場,在近幾年,涉及中國IC設計業的并購案已超過10起,但多數都是國外企業并購中國企業,如2008年末上海智多微電子公司將手機軟件平臺設計部門出售給美國Aptina公司,成為國內IC設計行業近幾年最大的一筆并購案。
隨著我國3G項目的啟動,跨國公司加快了在我國的產業布局,因此在TD、CMMB、AVS芯片等方面有自主研發能力的IC設計企業將成為被跨國公司收購的首選對象。
圖1 2008年7月-2009年3月全球半導體市場月度同比增速情況
圖2 2008年Q1-2009年Q1集成電路市場季度同比增速情況
圖3 2008年10月-2009年3月主要產品累計產量同比增速情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