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太陽能未跑先喘 長期仍具競爭優勢
此外,臺灣地區的太陽能產業也受到缺硅風暴的嚴重波及,投入薄膜太陽能的生產。目前臺灣地區投入太陽能產業的廠商以具有聯電投資的聯相與大同集團的綠能最受矚目,其中綠能與美商應材(Appliedmaterials)合作,直接投入8.5代玻璃基板的薄膜產線,是臺灣地區廠商中最為積極者。此外,還包括由臺灣光華開發獨立分出的大豐能源科技、大億科技轉投資的大億光能、中環投資的富陽光電,以及威奈聯合、鑫笙、旭能等業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868.htm

除了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外,碲化鎘(CdTe)是另一種已有實際量產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它也是薄膜電池中歷史最久、被密集探討最多的一種。目前投入碲化鎘技術生產,規模最大的當屬美國FirstSolar,2009年預估產能達1GWp,且轉換效率可望達10%,另一家已量產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廠為德國的AntecSolar,但產能為4MWp。除了FirstSolar和AntecSolar外,美國的PrimestarSolar跟NREL和DOE合作,也投入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
銅銦鎵硒(CIGS/CIS)薄膜太陽能技術由于具有高光電轉換效率和低材料成本,后勢發展也頗受業界注目。其中日本廠商昭和殼牌石油(ShowaShell)也于2007年開始進入銅銦鎵硒領域,日前宣布將投入超過9億美元,建造全球最大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廠,預估年產能1GWp,此外,該領域的廠商還有德國WurthSolar、美國Miasole等。不過,上述兩種技術還都存在工藝復雜,投資成本高、關鍵原料碲的天然運藏量有限,鎘的毒性等使人們無法放心的接受等問題,尚待解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