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中國光伏產業“陣痛”終結孕育“新生”

        中國光伏產業“陣痛”終結孕育“新生”

        作者: 時間:2009-04-22 來源:中國經濟網 收藏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各地企業歸口管理部門不同,目前官方還沒有對倒閉企業數量作確切統計,但行業整體效益下滑嚴重,企業苦熬“寒冬”、生存艱難的確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一些匆忙上馬、規模不大且處于產業鏈條末端的中小企業,更遭受了滅頂之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694.htm

          “危機”直擊“軟肋”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電池和組件生產大國,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日本光伏產業并沒有受到很大沖擊。同樣是光伏大國,何以我國光伏產業卻抵御不了金融風暴的侵襲,行業熱度竟由沸點降至冰點?

          “日本太陽能光伏產業政策健全,光伏產品1/3的市場在國內。相比之下,我國光伏產業對外依存度高達90%以上,國際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在國內光伏行業掀起軒然大波,這種狀況必須盡快改變。”江西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高級經濟師顧世祥分析認為。

          “兩頭在外”是我國光伏產業最致命的弱點之一。我國光伏產業自上世紀70年代起步,近年來各地瞄準光伏產業發展前景,紛紛加大投資力度,采取各種優惠政策進行扶持。2007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為1.2千兆瓦,占全球總產量的28.1%,超過歐洲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一。然而,令人擔憂的是,我國光伏行業90%以上原料依賴進口,90%以上的產品用于出口。一方面國內太陽能企業高價進口多晶硅等原材料,另一方面生產出的太陽能電池大部分平價銷往國外,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這就使得國內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利潤越來越薄,實際上扮演的是“世界加工廠”的角色,賺取的只是犧牲國內能源和人力所換取到的微薄的“代工費”。

          此外,我國還只是太陽能“應用小國”,2006年底光伏累計安裝量只有80兆瓦,占世界市場的1%;2007年安裝量約20兆瓦,累計安裝量只有100兆瓦,占世界市場0.8%。由于國內市場基本沒有啟動,光伏行業缺少消化產能的“蓄水池”,抗風險能力更差。

          “腰板不硬”是我國光伏產業的又一致命弱點。在全球光伏產業鏈中,太陽能光伏的產業結構呈現明顯的金字塔形,最上游的是高純度硅料生產,技術含量最高,利潤最大,價格約占太陽能電池成本的70%以上;其次才是電池片、電池組件等環節,越往下游技術要求越低,利潤越薄。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光伏行業不重視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造成整個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差,國內企業只占據了利潤微薄的產業鏈中下游,無法與國外大企業在硅料提純領域匹敵,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事實證明,在金融危機中,全球光伏行業受沖擊最小的是掌握了上游硅料提純核心技術的大公司、大企業,受沖擊最大的是中下游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生產商,國內多數光伏企業恰恰吞下了這顆“苦果”。

          幾年前,國內光伏企業就已經意識到這一行業危機,投資商們掀起了一股多晶硅“旋風”。2007年,我國自產高純度多晶硅只有1000噸左右,但根據馳昂咨詢近期的一份跟蹤研究顯示,截至2008年5月,我國共有34家廠商開工建設高純多晶硅提純項目,完全投產后產能總和為6.8萬噸,項目大多數在今明兩年進入試生產。

          盡管如此,這一輪多晶硅投資熱并非是以調整產業結構為最終目的,許多投資者是瞄準國際多晶硅價格瘋漲,在暴利推動下盲目闖入的,絲毫沒有顧忌整個行業的巨大風險,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更可悲的是,多數企業走的是迅速擴大產能和規模之路,幾乎沒有企業愿意投“重金”進行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盡管目前國內多晶硅產能已經非常龐大,但所采用的最先進技術仍然是國外已經使用多年且工藝非常成熟的西門子改良法。



        關鍵詞: 賽維LDK 光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州市| 河西区| 峡江县| 湘乡市| 特克斯县| 武夷山市| 应城市| 饶平县| 固始县| 富阳市| 敦化市| 嘉兴市| 绍兴市| 靖远县| 黎平县| 福清市| 翁牛特旗| 玛纳斯县| 会宁县| 确山县| 沾益县| 清丰县| 高雄市| 全椒县| 那坡县| 酒泉市| 兰坪| 睢宁县| 信阳市| 贵州省| 海南省| 大田县| 安图县| 富阳市| 佳木斯市| 青浦区| 富锦市| 大安市| 丰台区| 巫山县|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