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巴隆金融周刊表示太陽能產業黑夜來臨

        巴隆金融周刊表示太陽能產業黑夜來臨

        作者: 時間:2009-04-03 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收藏

          最新一期巴隆金融周刊報導,板廠商去年享有高達90%的利潤率,今年重大利空匯集,廠商的好日子結束了,黑夜降臨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114.htm

          一年前,電池用的每公斤現貨價高達450美元,現在接近100美元就買得到,如果再等一個月,價格可能更便宜。去年廠商的利潤率高達90%,刺激全球廠商擴產,新產能不斷開出,卻碰到政府鼓勵縮水、油價下跌、世界金融風暴,以及太陽能板終端需求減少等不利因素。

          太陽能廠商和投資人必須調整商業模式,應付嚴重到超出想象的供應過剩,中國大陸和美國政府的新補貼有助于中國苦苦掙扎的太陽能光電產業,價格下降有助于刺激銷售量。問題是太陽能廠商最后會變成高獲利的英特爾,還是慘賠的內存芯片廠商。

          降價求生 威脅市場

          用內存來比喻太陽能板似乎再適當不過,原本成本較低的太陽能板似乎可以熬過過剩的傷害,現在太陽能板似乎可能跌到極低的水平,甚至奪取低成本太陽能板廠商的市場,使薄膜廠商難以生存。

          薄膜太陽能板的主要賣點是減少使用硅晶材料達97%,現在硅晶降價,若干太陽能板產品的價格,跌到比美國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與能源轉換(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兩家薄膜廠商的產品還便宜,第一太陽能的毛利率和本益比22的股價似乎注定會下跌。

          德國2003年補貼太陽能設備帶動世界太陽能熱潮,西班牙去年推出類似政策,引發建商搶購太陽能板、太陽能板廠商搶購硅晶,以致模塊廠商北京英利綠能的硅晶合約價三年上漲四倍。廠商每公斤生產成本30到40美元,現貨價卻高達450美元,利潤率高達90%,歐美硅晶廠商都大賺特賺,連后起之秀的中國協鑫硅業毛利率都高達75%。

          擴產減少成本 恐也拉低利潤

          第一太陽能在西班牙太陽能熱潮中頗有獲利,但現在硅晶原料價格跌向每公斤50美元,侵蝕該公司的主要優勢,該公司的因應之道是加倍擴產,以便降低成本。但這種策略可能造成過剩,導致第一太陽能的利潤率和股價下跌。

          從硅晶新產能開出的時程來看,今年太陽能硅晶供應可能比需求多出50%,明年可能多出75%,未來五年里,廠商計劃把產能從目前的10萬噸擴增為20萬噸,有助于把太陽能發電成本降到和火力發電一樣低,卻也會拉低太陽能產業的利潤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徐水县| 英吉沙县| 营口市| 衢州市| 襄垣县| 麟游县| 鹿泉市| 四川省| 秀山| 巴林左旗| 夏津县| 都匀市| 盈江县| 卢龙县| 安新县| 沿河| 察哈| 伊通| 景洪市| 循化| 阿拉善右旗| 延川县| 东城区| 广河县| 屯昌县| 漳浦县| 古交市| 青川县| 利辛县| 黄大仙区| 望城县| 木里| 雅安市| 原平市| 太湖县| 松滋市| 田东县| 曲麻莱县| 东丽区|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