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沙井”演繹財富傳奇
除卻地利與產業集中的優勢,沙井電子商圈的崛起與市場力量密不可分。換言之,是電子市場自動選擇了沙井。深圳房地產行業知名人士半求曾撰文,將今日沙井電子業的繁華與華強北的往昔一一對比,稱“寶安沙井的產業環境、交通條件、基礎設施等都是承接華強北電子生產資料市場的最佳選擇。華強北原來的工業廠房與現代商業要求差距甚大,片區交通擁擠導致人流難以長時間停留……而電子企業絕大多數遷移出特區,使這里的電子元器件生意一落千丈,只剩下電腦配件及整機等面對直接消費者的生意還不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078.htm“沙井電子商圈其實已經承接了部分華強北電子交易市場的轉移功能。”葉佐凡向記者表示,以德普為例,電子城建筑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共有1000多個品牌商家進駐,經營品種達數十萬種。因為租金和市場的原因,商家愿意來這里設攤檔,因為交通和成本的原因,企業愿意來這里進行采購。
如今的沙井電子商圈豪氣沖天,在益華電子市場,“深圳最大規模電子賣場”與“深圳最大手機賣場”的巨大橫幅相當惹眼。“隨著深圳電子產業重心逐漸西移,一個與深圳華強北消費電子市場相呼應的電子生產資料專業市場已經在沙井崛起。”葉文學表示。
經營模式要優于華強北
沙井電子商圈的強勢崛起,在深圳電子產業領域引起強烈反響,業內人士普遍將沙井電子商圈視為華強北再生。
沙井的野心并未止步于華強北。
“我們要做的是創建一個經營模式優于華強北的新型電子物流園區”,3月26日,站在德普沙井電子城四樓,眺望遠方鱗次櫛比的樓群,德普沙井電子城總經理葉佐凡信心滿懷。
在葉佐凡看來,華強北走的是一條“天天高交會”的路子,賣場主要是對電子產品進行展示與銷售,同時由于華強北交通不便、倉儲困難,華強北的主營業務正逐步轉向電腦、手機等終端產品的銷售;與華強北毗鄰的天安數碼城具備強大的研發能力,兩者卻未能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銷售與研發分離,這是華強北目前最大的軟肋”,葉佐凡分析說。
而在沙井未來的發展藍圖中,一個新型的電子物流園區將橫空出世。葉佐凡告訴記者,目前寶安區已經對沙井電子物流園區進行初步規劃,根據規劃,上南工業區為核心,以德普為首的電子物流園區即將誕生,園區占地規模約1.4平方公里,近期發展40萬余平方米,園區不僅容納眾多電子賣場,還包括車庫、倉儲、物流配送、研發基地與高科技孵化園。“這種模式我把它稱作‘華強北+天安’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科技孵化園推出優惠的創業政策吸引海外人才來此創業,研發基地研發并推出最新的電子產品,隨后進入電子賣場進行展示并銷售,進而實現產業化,采購商的大宗貨品可在園區儲存,并依賴便利的交通干道與航空港進出。”
葉佐凡欣喜地告訴記者,園區建設已經啟動,沙井街道對德普周邊10余棟廠房進行收購,目前正在進行園區招商工作,華強、賽格等電子巨頭均表示有意進駐。同時,園區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全面翻新和完善的工作也正在進行中。
上南工業區從工業屬性向商業功能轉軌,過程復雜,葉佐凡的宏大設想徹底實現尚需假以時日,但在沙井電子商圈的另一極益華電子批發市場,類似甚至更為深遠的想法已經部分變為現實。
在寶安大道與沙井街道寬闊的北環路交接處,占地4萬余平方米的益華電子批發市場氣勢恢宏。“沙井華強北———益華商圈”的彩幅飛流直下,在巨大的商圈內,辦公樓、金融、倉庫、物流中心、住宿、餐飲、超市、文化娛樂廣場等配套服務體系一應俱全,而商圈對面,一塊空曠的土地上將在未來數年崛起一座五星級酒店。自有物業帶來的成本優勢、廠家直銷的便利早已不是益華炫耀的焦點,益華董事長葉文學豪氣干云地對記者宣稱,“益華不是華強北電子專業市場的克隆和翻版,經營模式有所創新。我們的定位是電子資料市場,將從傳統電子市場的單純交易模式向交易、研發、生產、展示、倉儲、配送、市場供需信息中心、供應商庫存管理、信息服務、技術服務等及多種增值服務結合的綜合供應鏈服務模式轉移,涵蓋中國銀行、聯想、海爾、華碩、TCL、惠普等30余個知名品牌與益華強強聯手打造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