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光電業借力大陸過冬
在經濟“寒冬”中,臺灣最大產業光電業能否順利“過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040.htm“應該沒問題。”日前,臺灣“清華大學”光電研究中心主任劉容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只要把握兩岸“三通”和中國大陸“家電下鄉”商機,加上自身韌性,臺灣光電業的“傷勢還可撐過去”。
而臺灣最大、全球第三的液晶面板企業友達光電對本報表示,由于深耕大陸市場并抓住“家電下鄉”良機,今年在大陸的市占率有望增長一倍,達20%。
“光電業的上中下游都受蠻大影響。”劉容生說,首當其沖的是半導體產業和占臺灣出口值50%的面板產業,其次是LED和光通訊元件。而面板和半導體是目前臺灣產值均超1兆新臺幣的兩大產業。
在最“寒冷”的去年7月至今年1月,臺灣面板價格跌幅高達47%至50%,眾多光電企業減產停產、虧損嚴重。
所幸暖流很快到來。1月16日,康佳、海信、TCL等大陸9家彩電企業與友達光電、奇美電子為主的臺灣液晶面板商在福州達成21.9億美元的購買協議。
“這和安利萬人旅游團帶給臺灣的轟動一樣,方向是對的。”劉容生說,“家電下鄉”為臺灣面板企業提供了難得的采購和解決庫存機會,如能長期堅持更佳。“大陸巨大的消費市場任何機會都很重要。”
但他指出,兩岸都在鼓勵投資光電業,最后仍須回歸民眾消費意愿。同時,兩岸如何結合各自的技術和市場優勢仍需探討。
現廈門明達光電董事長童勝男是臺灣光電業轉移大陸的帶頭人,他對本報表示,近年來不少臺企西移大陸生產,再過一兩年,光電業在大陸將有較大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