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推手 “中國式拯救”光伏產業
3月26日,財政部頒布《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并同時下發《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以推進太陽能光電技術在城鄉建筑領域的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2983.htm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研究員告訴記者:“國家在2005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之后,相對于水電、風電等新能源的各相關法律相繼出臺,太陽能電池遲遲未能獲得有操作意義的鼓勵政策,原因復雜,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即國內大量上馬的多晶硅和光伏電池產業并非最終為我國所用,而是大量出口國外,生產這一環節恰恰是能耗最高、污染最重的,所以此次不但推出行業鼓勵政策,而且把光伏產業應用留在國內。”
太陽能光電建筑作為整個光伏產業終端環節,一旦大規模啟動,將直接影響產業鏈上游的多晶硅生產企業。
招商證券新能源高級分析師汪劉勝告訴本報記者,“隨著2007年國內上馬的多晶硅項目陸續投產,加之國外廠商紛紛擴大產能,2009年國際多晶硅市場將明顯供大于求。”對于90%依賴國外市場的中國多晶硅企業來說,國內光伏市場興起將是他們新的機會。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有限公司(NYSE:LDK)發言人姚峰告訴記者,年初打算推遲的多晶硅生產項目按原計劃投產,現在1500噸的多晶硅工廠已經投產,年中將實現6000噸產能。“明年累計1.5萬噸產能完全釋放出后,我們希望把成本控制在25美元以內。”姚峰說。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多晶硅企業倒閉傳聞頻見報端,據我了解,只要投產的企業都沒放棄,財政部下發關于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與補貼的文件,對于準停產狀態的多晶硅企業來說不用再觀望了。”中國化工信息中心硅材料信息部研究員白洪強告訴本報記者。
受“太陽能屋頂計劃”財政補貼政策的利好影響,新能源板塊受到資金熱捧,近日,天威保變(600550)、南玻A(000012)、樂山電力(600644)等太陽能題材股均強勢走高。
金融危機惹的禍
江西賽維LDK今年1月份計劃推遲總計6000噸的多晶硅生產項目,多晶硅價格從最高位420美元/公斤暴跌至150美元/公斤,讓賽維LDK覺得“沒必要趕工”。無錫尚德亦從去年年底開始“季節性調整”,截至今年1月裁員4000人,產能釋放僅50%。整個光伏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時光。
金融危機后很多中小企業主無法從金融機構持續獲得貸款,減產是這類企業普遍現象,“很多項目建到一半被迫停掉,投產項目都還在做,但形勢很不妙。”唐山峰鎂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儲希說。該公司專門從事硅烷法生產工藝研究開發。
根據招商證券分析師汪劉勝介紹,目前國際七大多晶硅生產商平均成本不超過30美元/公斤,有些甚至低于25美元/公斤,中國本土已經存在的多晶硅生產商,技術水平和規模效應都不及國外,總成本在60~70美元/公斤之間,“以前多晶硅短缺,可以用低等級產品來替代,現在供應逐漸充沛,廠商對產品有更大選擇余地,會更挑剔,國內廠商需要投入更大來改良多晶硅純度。”汪劉勝說。
匯豐直接投資(亞洲)有限公司董事梁英杰告訴記者,“多晶硅行業屬于典型的資本、人力、技術密集型產業,最為一個需要不斷投入資金支持的行業,即使花費了巨額金錢和時間達產,還要有足夠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隊伍,對產品進行調試,保證多晶硅質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