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下的液晶百態
產業低潮催生合縱聯橫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2471.htm本輪景氣低迷,有面板業者認為,主要是液晶循環周期進入下行階段,同時遭遇外圍環境惡化的雙重影響,盡管過去也有多次產業低潮,但這次無疑是面板產業有史以來最強的。在此情況下,今年許多面板廠為了避免被淘汰出局,不斷進行著各種合縱聯橫等動作,加強自身競爭實力。
·合作模式一 強強聯合
對于目前的狀況,面板企業早就有所察覺。去年年初,日本與韓國顯示大廠率先啟動了企業間的戰略合作與戰略同盟,如松下電器向由日立、松下、東芝合資的液晶電視制造工廠IPS阿爾法科技投資3000億日元,取得IPS阿爾法50%以上股權,并計劃建造8代TFT-LCD生產線;而東芝則向夏普(Sharp)購買電視用液晶面板,并退出與松下電器、日立之間的同盟關系,出售所持IPS阿爾法股份。
經此整合,在日本國內形成以夏普與松下為首的兩大勢力聯盟。
而韓國則在政府的主導下,三星的液晶部門與LG Display在設備、材料與面板的采購,甚至在新世代廠的投資上都將展開合作,雙方的具體合作,去年已有明顯的進展。
與日韓不同,臺灣當前仍有多家面板廠在同時運營,因此在產業低潮,多數廠商運營出現困難的情況下,各種新的整并傳言也是不斷傳出。分析指出,臺灣面板產業整合已是必走之路,韓國面板產業只存在兩家大廠,臺灣最適規模當然也是兩家。
·合作模式二 上下游貫通
2008年8月,韓廠LG Display宣布,與臺廠瑞軒在大陸成立合資廠,新公司將定名為蘇州樂軒科技,主要為品牌大廠生產液晶模塊和液晶電視,該產能未來將供應與瑞軒合作的北美電視業者Vizio、以及LG Display母公司LG電子。
LG Display作為全球第二大面板廠,可向瑞軒供應充足的面板貨源。而瑞軒不僅是重要的液晶電視代工廠,旗下的還擁有北美地區主要電視品牌Vizio。在與LG Display合作后,亦可獲得長期且穩定的面板客源,達到互惠的效果??烧f是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的典型案例。
·合作模式三 兩岸合作
2008年,在海峽兩岸實現直航,以及臺灣當局對大陸投資限制的逐漸松綁的背景下,深化液晶面板合作的議題也不斷被提出。
有消息稱,臺灣當局可能對面板廠分三階段開放,短期內以7英寸以下面板廠先行。中期計劃開放5.5代面板廠,并以四年內為長期目標,有條件松綁6代面板廠登陸。至于7.5代廠因臺灣僅有2座,目前暫不考慮開放。
寒冬下為何依然擴產
液晶面板業是一個靠規模取勝的行業,只有不斷上馬更先進的生產線才能降低生產成本。當前正處于整個行業循環周期的下行階段,此時正是到了整個產業競爭格局調整的關鍵時期,各個廠商只要有能力,對下一代面板生產線的建設布局就不會放松,期望能在新一輪產業循環到來后,搶點更加有利的競爭位置。
因此,2008年相繼傳出日本、韓國,及臺灣大廠要投資8代、10代、11廠的消息。如三星電子執行副總張元基此前在日本橫濱所舉辦FPD International 2008展覽會上明確表示,三星將繼8代線之后,投入下一代面板產線規劃,11代產線最快在2010~2011年間就會投入建廠。目前規劃11代線玻璃基板尺寸為3320mm×3000mm。臺灣面板雙虎友達、奇美也分別表示確定要投資10代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