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IP網絡面對的問題(07-100)
——
協議對帶寬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933.htm網絡所用協議對用戶所感覺到的質量影響如同實際的網絡。在路由器中采用點對點協議(PPP),可提供專用鏈路到用戶,但占用大量帶寬,使其成為一種不經濟和效率差的方法。
較新的協議,如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把很多的分組處理算法從Layer3移到Layer2。因此,MPLS使IP網絡上的業務工程變簡單,并提供傳遞Layer3虛擬專用網(VPN)信道的能力。
通用MPLS(GMPLS)延續光網絡協議,但用戶面臨到交換光傳輸網(OTN)的傳送問題。用G.709協議做為環境分組的數字繞接器,用前向糾錯來提供5dB編碼增益。它為光網絡直接交換分組給出足夠的自由空間,而不必多路分解分組來交換分組,然后重新復用。這節省了大量時間,并大大地改進了業務等待時間。
做為IP分組的每件事情允許采用新結構,特別是存儲。企業的SAN和NAAS盤陣列可添加到網絡中的任意點,防止存取內容產生瓶頸,這為運營商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較低的成本。
所考慮的分布存儲存在一些問題,如盤中存儲的通用內容緊接用戶。另外,拷貝大量內容要占用帶寬。但這是最低優先級應用,可在背景中處理。
與此有關的一個大問題是分組安全。業務的提供要確保,特別是視頻,只能提供給付費的用戶。像IPsec協議在網絡Layer3運行來加密分組,但需要網絡設備中更多性能。仿真和監控設備也必須處理IPsec協議,給出網絡的實際模型和評價它的真實性能。(彭京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