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獨家解析多晶硅副產利用瓶頸告破

        獨家解析多晶硅副產利用瓶頸告破

        作者: 時間:2009-03-02 來源:慧聰網 收藏

                2月24日,記者從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了解到,將的產業鏈向有機硅領域延伸,把其副產物作為生產有機硅產品的原料,不僅可以解決長期困擾企業的副產物利用難題,而且可以獲得高附加值的有機硅產品。這一循環經濟模式使得副產物利用瓶頸宣告突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895.htm

                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教授級高工岳潤棟告訴記者,影響多晶硅產業發展的關鍵是其副產物的利用問題。是生產多晶硅的主要副產物,每生產1噸多晶硅就副產8~10噸液態。據粗略統計,目前已經建成和在建項目近期可實現的多晶硅產能接近9萬噸。如果多晶硅產量達到9萬噸,副產四氯化硅就達到將近80萬噸。由于液態四氯化硅腐蝕性強,不便儲藏和運輸,且易揮發對環境十分不利,這也曾經使得多晶硅戴上了高污染的帽子。盡管多晶硅是利用清潔能源太陽能的基礎材料,但在其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四氯化硅如果不加以綜合利用,就會成為制約多晶硅產業發展的瓶頸。

                岳潤棟介紹說,目前國內解決多晶硅環保問題的辦法就是以副產物四氯化硅作原料,將多晶硅的產業鏈向有機硅延伸。其中一種是把四氯化硅做成氣相法白炭黑,例如樂山吉必盛硅材料公司氣相法白炭黑項目2萬噸/年一期2×800噸/年工程已經于2008年11月在四川省樂山市點火成功,這是國內開發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另外一種就是把四氯化硅轉化成有機硅的單體或者硅烷偶聯劑等產品,目前國外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開發。而我國有機硅產品市場需求在擴大,市場潛力也比較大,前幾年是以30%的速度增長,現在仍然以15%~20%的速度在增長。即使在現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前景依然被看好。目前在這方面國內已經有小試或者中試的技術,要逐步實現產業化。因此協會呼吁國家對這些技術進行立項支持,使其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比起傳統的硅太陽能電池,這種以聚合塑料為基礎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成本低、容易制造,因此有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關鍵詞: 多晶硅 四氯化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堆龙德庆县| 布拖县| 宕昌县| 通辽市| 上饶市| 汕尾市| 穆棱市| 金平| 礼泉县| 黄梅县| 连山| 垦利县| 施秉县| 乌审旗| 淮南市| 醴陵市| 汶川县| 突泉县| 芜湖县| 瑞安市| 佛冈县| 灌阳县| 临泽县| 靖远县| 班戈县| 尼勒克县| 阿瓦提县| 沽源县| 和政县| 同仁县| 五华县| 沛县| 中宁县| 忻城县| 柳林县| 曲靖市| 正镶白旗| 华亭县| 婺源县|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