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顯示六成廣東產 彩電零整件將全線自造
據中華液晶網報道,廣東平板顯示產業促進會秘書長汪浩稱:“全國平板顯示產業60%以上的產值都出自廣東”。此次發改委轉型策略讓彩電產業零整件有望徹底告別“外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884.htm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通知,提出為推進中國彩電產業戰略轉型、促進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自2009年起,連續3年組織實施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對部分項目予以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全國平板顯示產業60%以上的產值都出自廣東,平板產業產值將達到汽車產業的20倍。”廣東平板顯示產業促進會秘書長汪浩稱。發改委的彩電產業戰略轉型將帶來更大商機,彩電產業零整件有望徹底告別“外援”。來自廣東信息產業廳方面的數據,到2010年,全省平板顯示產業產值可望達到3000億元。
據了解,目前專項項目申報工作已經展開。今年的專項重點是彩電整機、平板顯示面板模組、平板顯示關鍵配套件及材料、平板顯示專用制造和測試設備等4個方面。到5月31日,相關企業都可提出申請,但發改委未透露計劃每年具體扶持金額。
彩電零整件將“全線自造”
發改委在《關于組織實施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指出,此次專項的重點在彩電整機、平板顯示面板模組、平板顯示關鍵配套件及材料和平板顯示專用制造和測試設備四個方面。其中,將以面板重大建設項目為牽引,兼顧目前主流顯示技術及未來發展。通過國家支持和引導,做大做強彩電整機產業,完善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鏈,增強我國彩電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據悉,26-32英寸液晶面板均來自六代面板生產線,但國內面板廠商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目前都只擁有5代面板生產線,造成國內品牌液晶電視廠商只能依賴韓國S-LCD、LGD,以及臺灣奇美、友達供應面板。缺少國內液晶面板廠家的支援,使得外資平板一旦發動價格戰,國內彩電企業難以接招。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平板電視主要組成部分如面板、模組等上游產品都需要從海外進口,中國彩電行業在國際上毫無優勢。這不僅造成了我國整體彩電行業利潤急速下跌,還造成了行業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
國內等離子彩電主要制造商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總經理徐明也表示,國內彩電產業、特別是規模彩電企業將從中受益。
省內32項目早獲扶持
業內人士認為,扶持資金的重頭部分可能會偏向海信、長虹等國有企業,“液晶和PDP面板模組項目,動輒都是幾億的,如果每個企業都給錢,也不現實。更多企業是或在貸款、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
事實上,在發改委推出三年重點扶持計劃前,廣東省信產廳去年已公布《關于廣東省發展平板顯示產業財政扶持資金項目公示的通知》,給省內32個項目予“真金白銀”支持。
據悉,廣東省財政扶持資金主要集中三個方向,一是液晶電視的集成創新,二是扶持下一代平板技術OLED的發展;三是相關配套項目。廣東平板顯示產業技術研究院、TCL集團、廣州創維平面顯示科技、廣東海信多媒體、廣州東門子、廣州市鴻利光、中華液晶城、康佳集團等主導的32個項目均在扶持之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