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不滿TD招標結果密集公關 機場接走王建宙
面對華為中興挑戰力推本土化,國際電信巨頭備感壓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498.htm在華為、中興頻繁依據本土優勢燃起中國3G戰火之際,即便愛立信這樣的全球電信老大也感到猶如坐在火山口。但愛立信似乎仍堅信,其將坐穩中國電信市場老大的寶座,而其新的戰術同樣是力推本土化。
中國3G市場實際上反映了中國本土廠商與愛立信等全球電信巨頭的激烈較量。
中國3G市場的中外廠商激烈較量
愛立信主席兼CEO思文凱近日來與中國運營商高層打交道的次數之多令人吃驚。2月7日,思文凱借愛立信帆船賽青島站賽程之機來到北京和青島,與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副總裁李正茂、中國電信副總裁冷榮泉及中國聯通高層等會晤。
10天后,在2009年移動世界大會上,他又與王建宙和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在巴塞羅那見面詳聊,而據說,王建宙2月17日晚間在巴塞羅那剛下飛機,愛立信立刻派人將其接走,足見中國市場在愛立信心中的地位。
事實上,中國3G市場幾個月來發生的幾次3G招標大戰令愛立信可能永遠難以忘懷。愛立信在中國支持TD和WCDMA兩種制式,在這兩種3G制式迄今為止的招標中,愛立信均未拿到第一,這是破天荒的。
在十余天前的青島一次媒體見面會上,愛立信中國區總裁馬志鴻當著數十名在場的記者還表示,“我們對TD的二期招標結果不滿意”,但他對在中國聯通WCDMA的招標結果認為理想。這是因為盡管沒能奪得第一,但愛立信發言人Tobias Gyhlenius透露,在近期的中國聯通WCDMA建網招標中獲得近30%的份額。
進軍TD的長遠布局
在發放3G牌照后,中國顯然是近年來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設備市場,幾乎所有設備商巨頭都希望分一杯羹。
在18日巴塞羅那的“CEO論道”上,思文凱也說,“中國去年占據我們10%的市場,是我們在全球的最大市場。中國市場從愛立信進入之初就是一個重要區域,現在中國經歷了電信重組,我想這會再次激發我們與中國的合作”。
不過,由于北電的財務危機惡化及摩托羅拉沒有做WCDMA和TD-SCDMA研發,中國3G設備市場上擁有主要3G設備的有5個廠家:愛立信、華為、中興通訊、諾西、上海貝爾。而且實際上演變成為以愛立信為代表的國際巨頭與以華為、中興通訊為代表的中國本土廠商的對決。
不過,在已出爐的WCDMA、TD-SCDMA設備招標中,分別被華為和中興通訊奪得第一名,這令愛立信等國際巨頭感到異常的壓力。
對于TD設備招標的問題,馬志鴻認為主要是愛立信進軍TD領域較晚,“下次TD設備招標時,愛立信的表現顯然不會如此”。
事實上,進軍TD領域是愛立信的一個長遠戰略布局。由于國際上沃達豐等許多國際巨頭已表態支持TD-LTE,TD的后續演進市場前景廣闊,愛立信實際上是更多地看到了后者。馬志鴻也說,“中國有強烈需求會把TD升級到LTE,因為升級到LTE,TD才能做到國際化,而愛立信有能力幫助TD實現國際化”。顯然,愛立信做TD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瞄準的是未來TD-LTE的國際市場。
關于WCDMA,愛立信、諾西、上海貝爾實際上遭遇的都是華為、中興通訊價格戰的狙擊。不過,愛立信似乎仍有信心,思文凱說,愛立信在全球有最多的WCDMA建網經驗,這足以在競爭中保持一定優勢。
拿下市場份額優先
自信心只是一方面,為應對競爭,愛立信也出現驚人舉措。在聯通WCDMA招標中,愛立信的身邊突然增加了兩個合作伙伴——新郵通和烽火通信。
外國電信巨頭在中國從來都喜歡吃獨食,在GSM領域和TD領域,幾家外國電信設備商均是獨立競標,此番愛立信居然與兩家中國廠商聯手競標,顯示其似乎在全力順應潮流——不惜一切,先拿下市場份額。
思文凱也預計亞太地區的混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8%,而愛立信自己的市場即包括中歐、東歐、中東和非洲等地的混合年增長率可能在15%左右。他補充說,亞太地區的增長將比較普遍,“中國市場對我們很重要,印度市場和東南亞市場也同樣重要”。
這種預期的一個結果是:盡管愛立信在全球裁員,但在中國可能還保持員工總數的增長。“我們在其他領域可能會裁員,但在中國TD領域卻還會不斷增人。”馬志鴻如此介紹說。他在盛贊華為有競爭力的同時表示,“愛立信會以全球經驗和研發實力來加強在華競爭,而不是靠價格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