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專家坐堂,探討手機制造的革命性創新技術
截止到2007年10月,中國擁有手機牌照的企業達90家,其中深圳占近50家,與此同時,深圳及周邊地區還聚集著新興的手機廠商300多家,經過多年的培育及發展,深圳手機產業已形成從零部件到整機及周邊配套的完整產業鏈。因此,近日于深圳召開的第五屆中國手機制造技術論壇CMMF2008吸引了包括深圳在內的眾多地區的手機業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8664.htm2008年是中國手機制造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隨著手機牌照制度于2007年底終結,給中國手機市場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老品牌攻城略地,“山寨機”更是來勢洶洶。在這種錯綜復雜的大環境下,中國手機制造業命運何去何從?究竟是走制造外包路線,還是走技術創新之路,抑或是走渠道拓廣]之路……毋庸置疑的是,無論市場如何變幻,技術創新始終是企業發展之本。
全球手機制造巨擘Nokia全球技術經理羅德威在CMMF2008就為與會者帶來了手機制造的革命性創新技術旋風。
羅德威向與會者闡述了Nokia對于未來2-5年內,手機制造技術趨勢的看法。他提出了一種名為“Nokia城市解決方案”的新設想。這種設想基于當代的城市生活,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通訊場所納入了手機設計的背景資料庫,使得手機的設計更加的人性化、生活化、實用化。例如,經常在較高建筑物、個人公寓、高速公路、狹窄街道,或者是地鐵里等特殊條件下使用的手機會根據其使用地點的不同,需要增強某些方面的功能,這就要相應的采用包括光學元器件在內的多種新型元器件,及相關制造工藝。
在談到手機制造工藝時,羅德威大力推崇預埋技術,他表示,在不增加手機板的面積前提下 只有采用預埋技術才能實現手機功能多樣化,例如實現外形上的突破,使手機不僅僅是直板型,還可以具備翻蓋、推蓋,以及旋轉功能。
最后,羅德威還強調,手機制造商必須要與產業鏈上下游密切聯系,例如手機的輕、薄、小等特性必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半導體元器件供應商的電子器件的質素。因此,產業鏈上下游互通信息,技術共享顯得尤為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