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遭遇寒冬,中國手機制造前路難行!?
2007年10月,國務院宣布取消手機牌照核準制,從此,手機生產廠商的生產銷售資格將完全由消費者來決定,“黑手機”也將作為一個有著鮮明經濟標記的名詞,存在于所有手機人的記憶里。原本以為,2008年國內手機制造業與銷售環境將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但由于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手機市場狀況與同期相比卻顯得有些冷清。除了經濟因素之外,今年國產手機新功能的缺乏也是銷售業績不佳的原因之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8663.htm在這種情況下,新政策出臺的后續影響再一次顯現,手機行業快速地進行重新洗牌,大量新品牌涌現,手機零售業壓力激增,手機市場競爭格局初現端倪,手機制造與銷售面臨著巨大挑戰,注重質量的傳統品牌與著眼功能性、外形的新興品牌在2008年“狹路相逢”。那么,未來中國手機制造之路走向又如何?
在近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手機制造技術論壇CMMF2008上,iSuppli高級分析師吳政庭為與會者揭開了未來手機發展的神秘面紗。在他題為《全球手機生產趨勢及其影響》的演講中,不但涵蓋了手機品牌廠商在產品設計與生產、采購管理等方面的發展趨勢,還進一步探究了這些趨勢對手機品牌廠商及其代工伙伴、供應商的影響。
吳政庭表示,去年手機產業穩健的發展態勢吸引了涵蓋整條手機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公司的熱切參與,而各品牌手機廠商的外包策略更是對代工廠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半導體供應商以及手機設計方案提供商的競爭將愈演愈烈。
此外,各家EMS、ODM廠商近期來,陸續整合資源、強強聯手,以期為手機品牌廠商提供更具有競爭力的制造服務。然而,下半年手機制造業仍將難以擺脫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