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4億美元增資大陸強化PC與連接器業務
新項目地址或選上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6374.htm鴻海集團正借助臺灣地區持續松動的赴大陸投資政策(投資上限將從8月起從40%上調至60%),為代工帝國再添磚瓦。
昨日,在“鳳凰”臺風來襲之際,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集團公布了2007年度每股股利及除權息,并通過了針對大陸市場的13個讓人眼花繚亂的增資項目,涉及資金總額2.4億多美元。
消息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有跡象顯示鴻海集團在上海閔行區拿到一塊面積近1000畝的土地,可能有重頭制造項目在此落地。
鴻海集團的13個增資項目中,超過1000萬美元的有6個,分別為富譽電子(淮安)6000萬美元、富鼎電子(嘉善) 3300萬美元、富準精密模具(淮安) 3300萬美元、富泰華工業(深圳)3425萬美元、富泰京精密電子(北京) 3000萬美元、富盟電子(淮安)1200萬美元。
上述增資多是通過自有資金轉至海外子公司。鴻海集團發言人丁祈安表示,投資行動都是配合公司客戶與業務需求,不便透露投資細節。但他強調,這些投資未來將能充分體現在具體業績上,集團對未來成長依舊樂觀。
從增資分布的領域看,鴻海集團似乎正在快速強化筆記本領域的代工。13個項目中,相當一部分用于“計算機之產銷業務”,尤其是電腦機殼沖壓件占據核心地位,合計總投資金額超過5340萬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鴻海早已布局PC領域多年,雖然目前主要以臺式機及相關零部件為主,但它也一直覬覦著筆記本市場。此前甚至一度風傳它將收購全球筆記本代工龍頭廣達電子。
不過,鴻海依然沒有忽視奠定其代工基礎的連接器業務,增資6000萬美元的富譽電子科技(淮安)公司,正是專門定位于“連接器之產銷業務”。
重金增資大陸,顯示出鴻海集團對臺灣地區產業政策變動的快速響應。此前的7月17日,臺灣地區審批通過了針對大陸投資的新的資本額限制,將原來大約40%的紅線上限提升至60%,基本解除了投資的“緊箍”。
上海或建新工廠
伴隨著增資,鴻海集團可能將新的制造工廠建在大陸。上述消息人士說,上海閔行區顓橋附近一塊面積近1000畝的土地已被圈起,可能劃歸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
此前,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一位內部人士曾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去年鴻海方面曾與上海市政府進行投資談判,很想在這一區域布局光電產業,尤其是面板生產項目。
不過,一家顯示產業調研機構的分析師表示,閔行區的那片土地不一定留給鴻海集團。“因為上廣電6代線項目也想落在那邊”。他強調,鴻海旗下富士康國基電子在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區布局已久,且面積不小,應該不會再落地閔行。
4月份香港媒體透露說,鴻海光電項目最終有望落戶在廈門,截至目前的消息是,該項目代號為“T”,位于廈門海滄區新陽工業園第一農場,其中一期工程用地規模大約80萬平方米,初期招收工人4萬名。
事實上,鴻海旗下光電業務核心企業群創早有消息透露,該公司發言人許嘉成3月曾對臺灣地區媒體說,為配合6代廠TFT前段產能擴充,群創決定在廈門設置液晶模塊新廠,規劃在2009年上半年投產。廈門市政府有關部門一位人士曾對本報透露,上述項目已被當地審議過。
昨天,本報記者撥通鴻海集團發言人丁祁安的手機,但提示轉至語音信箱,對此信息未能確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