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中國閃聯標準正式成為國際標準

        中國閃聯標準正式成為國際標準

        作者:馮曉芳 周丹丹 時間:2008-07-29 來源:新華網 收藏


          記者28日從工作組了解到,在ISO/IEC(國際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第一聯合技術委員會信息技術設備互聯分技術委員會)最終草案投票中,中國標準以96%的高支持率順利通過,正式成為國際標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6322.htm

          標準全稱為“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標準”,其核心任務是制定和推廣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產品)協同標準。它克服了、、網絡配置不兼容等難題,可以在電腦、電視機、投影儀、數碼相機、手機等產品之間自動識別、無線聯通。

          閃聯標準是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一項基礎和關鍵性標準,在中國閃聯標準成為國際標準之后,如何進一步整合產業和創新資源,盡快推出更多的閃聯產品和服務,打造基于閃聯標準的產業鏈和價值鏈,將成為閃聯下一步發展關鍵。

          “閃聯國際標準的突破是中國企業聯合創新的重大成果。堅持‘標準制定與產業化’并重,這是閃聯相比國內其他標準組織的鮮明特色。”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有關負責人說。

          2002年,在原信息產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門指導下,聯想、TCL、康佳、海信、長城等5家企業發起制定中國閃聯技術標準。閃聯標準克服了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產品、網絡配置不兼容等難題,可以在電腦、電視機、投影儀、數碼相機、手機等產品之間自動識別、無線聯通。

          因3C領域互聯標準是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基礎性關鍵標準,其市場前景吸引了國際范圍的企業在這一領域競爭。

          沖破英特爾、微軟、索尼等國外企業的競爭壓力和人為阻撓,閃聯用了4年的時間成為此領域第一個國家標準;又用了3年時間成為國際標準,填補了中國在信息技術標準領域的空白。

          目前閃聯擁有國內發明專利219項,國際發明專利48項;閃聯成員已達115家,是中國最具領導力的信息和消費電子產業聯盟,開創了中國大企業深層次、大規模聯合創新的“閃聯模式”。

          “標準是國家主權在技術領域的延伸。”中國工程院院士何新貴說,在國際標準組織現行約1.8萬項國際標準中,絕大多數為發達國家提出和制定的,中國起草和制定的只有約60項,還不到總量的千分之三。而在信息領域,中國過去只有漢字字符集1項ISO國際標準。

          目前,參與閃聯產品開發和生產的企業已覆蓋國內電視機市場84.3%、計算機市場43%、手機市場41%和白色家電市場50%的份額,聯想、同方、長城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全部實現“閃聯化”,創維、康佳等廠家的閃聯電視也實現了規模量產,海信、長虹等企業與房地產和電信廠商合作,開展大規模閃聯應用試點。閃聯標準現已普遍應用在計算機、消費電子、通訊、互聯網增值服務、智能家居等多個行業,正式上市銷售的閃聯產品達到20余種,累計銷量約685萬臺。

         



        關鍵詞: 閃聯 標準 驅動 端口 3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泗阳县| 缙云县| 勃利县| 涿州市| 朔州市| 辽阳县| 林口县| 始兴县| 遂平县| 阿城市| 绍兴市| 阿尔山市| 准格尔旗| 永济市| 西充县| 莒南县| 清水河县| 许昌县| 抚宁县| 丽水市| 衡南县| 馆陶县| 清水河县| 东兰县| 稻城县| 岳普湖县| 济南市| 灌阳县| 望谟县| 喀喇| 搜索| 瓦房店市| 石楼县| 牙克石市| 尖扎县| 岚皋县| 湘阴县| 锡林浩特市| 张家界市|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