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藍牙測試模式實現及其物理層觀測(圖)

        藍牙測試模式實現及其物理層觀測(圖)

        ——
        作者: 時間:2005-09-19 來源: 收藏

        測試模式實現及其物理層觀測(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626.htm

        摘 要測試模式是規范的一部分,無論是藍牙電路的設計還是應用開發,都離不開測試模式的使用。本文介紹了測試模式的實驗室實現和在此模式下藍牙物理層(基帶)波形的觀測。這里只討論發送測試(transmitter test)(即恒定凈荷),不涉及環回測試(Loop back test)。
        關鍵詞:藍牙測試模式;物理層波形;數據包格式

        測試模式簡介
        ---藍牙(Bluetooth)的測試模式支持藍牙的收發測試,主要用于驗證與配合射頻和基帶層的測試,也可用于常規性認證和生產售后的測試。在測試模式下的器件不一定支持普通的操作。出于安全考慮,測試模式設計成不會對用戶提供任何服務。因此,不允許在軟硬件接口上有任何數據的輸入和輸出。
        ---測試模式的目的在于通過檢測其空中接口的參數,如頻率精確性、時間精確性、調制參數和傳輸頻段的帶寬等來證明射頻和鏈路控制層(LC)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任何藍牙器件都可以工作在測試模式。在測試模式下,待測模塊SUT(suit under test)處于非常規運行狀態,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不同于普通的79跳頻通信,器件用固定的頻段傳輸數據。由于跟蹤分析儀器不需要跳頻跟蹤信號,這就使得測量更為便捷。

        建立測試模式所需硬件
         ---(1)采用Rohde&Schwarz公司生產的R&SPTW60型藍牙協議測試儀,在測試模式中為主模塊(master)。該儀器具有專業和綜合的藍牙測試功能,是用于開發和鑒定測試的理想儀器。由于配備有編程界面,它同樣適合開發全新的協議。
        ---(2)ALPS藍牙模塊做為待測模塊,在測試模式中為從屬模塊(slave),由HAMGEG三相電壓源供電。
        ---(3)LeCroy數字四通道示波器,用于顯示跟蹤信號。
        ---(4)頻譜分析儀Rohde&Schwarz FSH3,用于顯示信號的功率分布。
        ---(5)裝有FTP-Client、TotalCommander和C++編輯器JCreator等軟件的PC,用于瀏覽、修改、下載以及上傳測試模式各種方案所需要的程序。
        ---圖1是測試模式中各模塊連接框圖。

        測試模式的建立
        ---使藍牙器件工作于測試模式通常有以下幾步:
        ---(1)通過呼叫建立測試儀器(協議分析儀)的鏈路控制層(LC)和待測模塊的鏈路控制層(LC)的連接。
        ---(2)測試儀器(協議分析儀)的鏈路管理層(LM)和待測模塊的鏈路管理層(LM)建立連接。
        ---(3)待測模塊自身進入測試模式。
        ---(4)激活測試模式。這意味著測試和待測雙方的鏈路控制(LC)已經準備好接收測試控制信息。激活待測模式是通過主模塊送出一個鏈路管理(LM)的協議數據單元PDU(protocol data unite)Enable_test_activate給待測模塊。當待測模塊接收到此數據包即把自身的鏈路控制層設置為測試模式。另一方面,當測試儀器的測試程序送出此協議數據單元后,它將測試儀器的鏈路控制層(LC)也設置為測試模式。
        ---(5)切換到需要的測試方案。在激活測試模式后,測試和待測雙方都準備好接收使得它們工作于非正常狀態的命令,例如,改變雙方的通信模式,使得發送接收都工作于同一個固定頻率而非跳頻。為此,程序將向待測模塊的鏈路管理層(LM)送出鏈路管理(LM)協議數據單元(PDU)LMP_test_control,這將迫使待測模塊的鏈路控制層(LC)工作于被查詢模式。在送出此信息后,程序同樣改變測試儀器的鏈路控制層,使其工作于測試模式。
        ---以上建立步驟和命令都可以通過測試儀R&SPTW60的人機界面讀取,并且可以單步執行程序,觀察各層的執行結果。其中,步驟4和5均由測試儀器通過空中接口遠程控制,為了避免附近其他藍牙設備也被設定為測試模式,待測模塊會收到來自HIC(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主控制器接口)的指令Enable_Device_Under_Test_Model,沒有這一指令,藍牙模塊拒絕任何測試指令。

        發送測試
         ---此測試模式較為簡單直觀。在此模式下藍牙模塊傳送帶有固定的比特凈荷,同時還周期性的傳送用于微微網(piconet)從模塊TX定時校正的數據包,這里的微微網由測試儀和待測模塊組成,每次傳送的測試包是相同的。
        ---當主模塊送出第一個檢測包(POLL),發送測試就開始了,此檢測包使用的是非跳頻模式下被允許的頻率段。測試儀在TX時隙傳送控制命令或檢測包,待測模塊在此后的從時隙開始幀傳送。主器件的呼叫時間間隔是在之前定義并且是固定的。即使待測模塊沒有收到來自測試儀的數據包,它還是會根據正常定時來發送其數據幀。圖2顯示了發送測試主從模塊時間配合情況,圖中顯示,幀長度可能會超過一個時隙數據包的長度。在這個情況下,測試儀就把下一個空閑的主TX時隙用于呼叫。


        ---發送測試建立后就可以測試需要的相關參數了,比如輸出功率、功率密度、多時隙靈敏度等等,這里只討論波形圖和功率分布。
        ---數據包理論結構和試驗結果分析
        ---測試模式下的數據包即標準的藍牙數據包。在配置時,測試儀(master)定義兩項參數:要用的數據包種類和載荷的長度。載荷長度需要符合并受限于基帶規范,在基帶規范中所定義的ACL數據包載荷的結構也是保留的。
        ---在發送測試模式中,只能使用不帶FEC糾錯的數據包格式,如HV3、DH1、DH3、DH5以及AUX1等包格式,用這些格式可以支持到最長的數據包。在此模式中,在測試儀和待測模塊之間交換的數據包沒有加入白噪序列。在待測模塊進入測試模式時,此功能即被禁止,在退出測試模式時又啟用。
        ---● 藍牙規范中物理層(基帶)數據包格式
        ---這里給出協議規范格式,以便和之后的試驗結果做一下比較。[]中是bit長度。
        ---標準藍牙數據包格式由72bit的驗證碼、54bit的信息頭和0~2745bit的載荷組成。
        ---驗證碼(Assess Code),用于同步,DC補償和驗證,其格式如下。其中,報頭(Preamble)由固定4bit組成,便于DC補償;同步碼(Sync word)由64bit組成,用于定時同步;尾碼(Trailer)由固定的4bit組成,同樣用于DC補償。

        Preamble/ Sync word/ Trailer

        [4]          /[64]           /[4]
        ---信息頭格式(Header)包含鏈路控制信號,格式如下。其中,AM_ADDR是3bit長的活動成員地址,0信息都用于廣播消息,最多7個;TYPE是數據包種類代碼,共有16種;FLOW是1bit的流量控制;ARQN是1bit的確認碼,表示數據包的成功傳送;SEQN是1bit的序列碼,確保數據包的前后次序;HEC是8bit的前向糾錯碼,確保信息頭的正確性。

        AM-ADDR/ TYPE/ FLOW/ ARQN/ SEQN/ HEC

        [3]               /[4]     /[1]        /[1]        /[1]       /[8]
        載荷(Payload)用于攜帶語音信息或上層數據信息。
        --- 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本試驗選擇了兩種不同的bit樣本作為載荷,分別是交替的01(0101010...)和4位交替的10(111100001111...)。選這兩種載荷樣本的原因是,由于藍牙的基帶和射頻層選用了高斯最小頻移鍵控(GMSK),最大幅度節省了帶寬,但同時引入了碼間干擾(ISI)。也就是說,在解調出的碼序列波形中,連續出現0或者1,會使得其頻率偏移不斷累積增大。在接收時如果增益超出接收機范圍即會引起誤碼,這一現象可以在試驗中直觀地觀察到。
        ---● 試驗所得波形分析
        ---以下的3幅圖是在測試模式下用LeCroy數字四通道示波器記錄下來的,在此將它們與理論數據包格式做簡單比較。
        ---在載荷為1111和0000交替出現的數據包時,信號占用帶寬和時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比較標準包格式可以找出驗證碼,信息頭以及載荷。由于信息頭包含有重要信息,所以使用了1/3FRC,即每一個信息位連續重復發送3遍,這樣由每一bit占約1μs(有效數據速率為721kb/s),可推得信息頭中每信息位占用3μs。由這個特點,可以讀出此例中信息頭中的前三位AM_ADDR為111,即7號從模塊。之后的4位TYPE碼也可讀出為0010,之后的三位依次為FLOW、ARQN和SEQN,其中正常情況下SEQN是不斷跳變的。占用的帶寬也可讀出,約為-150kHz~+150kHz。
        ---在載荷為01交替出現的數據包時,信號占用帶寬和時間的關系如圖4所示。其結構大體和圖3類似,圖中標出9μs處為信息頭起始點,此例中的從模塊的AM_ADDR為101。有明顯不同之處,即在載荷部分。由于是01交替出現,相比上例的1111與0000交替出現碼間干擾明顯減少,頻率占用的峰值減小(圖中密集的小鋸齒部分),約為-75Hz~+75Hz。


        ---藍牙數據包的能量分布如圖5所示。在藍牙的射頻部分使用了跳頻技術,在ISM頻段內,劃分了79個頻率通道,每通道帶寬為1MHz。在實際藍牙通信中,頻率是均勻分布在這79個頻率通道中的,它們起于2.402GHz,終于2.480GHz。這種跳頻技術有效遏制了頻率選擇性干擾和衰減對通信的影響。由于測試模式工作于非跳頻模式,由圖可看出,其能量是均勻分布于一個固定頻率段的。由圖可知,中心頻率是2.452GHz,所使用的是第50號頻率通道。

        結論
        ---本文介紹了藍牙模塊的測試模式,提出了一種具體的測試方法并對測試結果進行了評價。這方面的研究將有助于對藍牙技術的進一步了解、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藍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柏县| 佛坪县| 平谷区| 通渭县| 邛崃市| 霍山县| 台南县| 滨海县| 上饶县| 兴业县| 堆龙德庆县| 南阳市| 南木林县| 大名县| 句容市| 通许县| 陆丰市| 龙山县| 商城县| 凤台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宜兴市| 木兰县| 阿拉尔市| 顺平县| 隆尧县| 申扎县| 南澳县| 盐山县| 长顺县| 普兰店市| 南木林县| 象山县| 尉犁县| 博白县| 大理市| 娄烦县| 哈尔滨市| 信阳市| 云南省|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