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薄膜太陽能今年新進業者估不逾5家

        薄膜太陽能今年新進業者估不逾5家

        作者: 時間:2008-07-11 來源:國際新能源網 收藏

          即使仍在缺乏之際,但2008年投入就不如2007年般來得熱烈,預估2008年新進者恐不超出5家,主要原因即是除進入的門票貴以外,后續的挑戰也不低,再加上料源似乎開出在即,所以,進入者反而可能是較為重量級的集團加入,其它有意加入者則進入冷靜思考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5563.htm

          包括聯電集團旗下的聯相、中環集團的富陽、旭能、宇通、奇美電、綠能、大億光等陸續2006~2007年正式投入,目前包括聯相、富陽、大億光能等陸續踏入量產,綠能計劃第4季度量產,而奇美則將采用日本真空(Ulvac)設備。

          2008年除迎輝轉投資的八陽宣布投入外,薄膜太陽能投入狀況已不如2006~2007年般來得熱絡。太陽能業者認為,主要原因來自于薄膜的投入成本高,從設備加建廠的資本支出約需新臺幣30~50億元,比起結晶硅太陽能3億~5億元的設備支出及相關廠房設備高出許多,進入的門票貴,再加上2008年籌資不易使許多業者望之卻步。

          不單只有進入的門票貴,后續必須面對產出良率及銷售問題,資本及技術密集特性讓許多資本不夠雄厚及技術人才缺乏的組織望之卻步。當然,其中有部分雖已投入良久卻又久無表現并萌生退意的業者,也讓新進者冷靜評量是否該一昧的跟著市場熱潮投入。太陽能業者預估,2008年預估新的非晶硅投入者不超出5家,若是較具規模及影響力的集團投入者,預估不超出3家。

          除了非晶硅設備投資成本高及諸多設備需要新廠房搭配外,結晶硅領域有愈來愈多的業者預估料源缺乏的問題將漸漸獲得改善,結晶硅料源問題改善后,部分亦會沖擊到轉換效率仍不夠高的薄膜太陽能產品,這也是薄膜新進者評估的原因之一。

          薄膜設備商指出,相較于兩岸的太陽能業者,臺灣業者評估投入薄膜太陽能領域特別仔細,所以2008年新投入家數有限,主要即是臺系業者仍將該產業視為以往電子產業般的看待。而中國內地業者則是將其視為能源產業在經營,新能源的發展是長期性的,只要有機會與傳統市電成本相當即有競爭利基,所以以10億瓦做初投入規模的大有人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诸城市| 长岛县| 手游| 广南县| 体育| 西宁市| 常德市| 鹿泉市| 丽江市| 高安市| 昭平县| 西宁市| 北票市| 祁门县| 息烽县| 改则县| 寻甸| 库尔勒市| 连江县| 荆州市| 济阳县| 鸡西市| 灌南县| 新闻| 武胜县| 宁国市| 虎林市| 延庆县| 理塘县| 邵武市| 朝阳县| 南宁市| 枣庄市| 台南县| 鄱阳县| 云南省| 安达市| 宜宾市| 乃东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