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華虹CEO稱大陸半導體產業鏈5至10年內成形

        華虹CEO稱大陸半導體產業鏈5至10年內成形

        ——
        作者: 時間:2005-09-14 來源: 收藏
          剛剛于9月1日由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執行副總裁轉跳到華虹集團任CEO的王寧國,日前在硅谷玉山科技協會講座演講時表示,全球各地除中國外幾乎都在走下坡路,他預測全球將出現板塊遷移,過去歐美的強項如IC設計(包括IC Layout)與系統設計都會逐漸往亞洲移動,預計祖國大陸將在5~10年內構建起完整的供應鏈。 

          在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應用材料任職長達25年的王寧國,在半導體設備產業擁有相當資深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擁有超過100個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專利,而被應用材料封為“專利之王”,過去 1年多來主要負責應用材料大中華市場的工作,日前突然離開應用材料轉任華虹集團CEO一職,已引起業界的充分關注。 

          王寧國表示,祖國大陸最大優勢即擁有廣大的電子消費市場,目前已有華為、海爾、聯想等大型系統廠商,極有條件在發展晶圓代工、封測之外,培育出當地IC設計廠商,建構起完整的半導體產業供應鏈。 

          而面臨大陸半導體產業的興起,出生于南京、成長于臺灣、而后在美國任職的王寧國給臺灣省半導體產業的建議是,產業不應該有政治因素介入,兩岸半導體產業合作的空間相當大。 

          王寧國稱他個人對祖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寄予厚望,但也表示美國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主要是由IDM所驅動,每一家美國大型IDM廠多半有35~50年的發展歷史,祖國大陸要出現英特爾(Intel)這種公司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大陸在擁有成本低廉的優勢外,下一步必須走向創新、具附加價值的路線,才能創造出差異性。 

          對于未來祖國大陸是否會出現大型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王寧國表示,半導體設備已由技術導向轉為產量導向,廠商進入障礙比以前低了很多,但海外廠商仍握有大部份相關知識產權,如果大陸廠商可以獲得它們的授權,遲早會促使本土的設備制造商成長壯大。 

          王寧國計未來會有更多的半導體設備廠商在大陸誕生,只是這些設備廠商除本地市場外,是否有能力將產品銷往英特爾、德儀(TI)、IBM等海外廠商處目前還難下論斷。 

          對于未來在華虹的工作,王寧國打趣說,人要往“上”走,他沉浸于半導體設備25年,現在是該往“上游”走的時侯了。他表示,未來將專注于兩件事情,一是將華虹集團帶向國際化,畢竟電子業是全球性的產業;第二是結合東方與西方的長處,在祖國大陸當地發展半導體,他個人大部份的時間也將長駐上海。


        關鍵詞: 半導體產業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鄂托克旗| 沾益县| 城步| 吉安市| 邢台县| 沅陵县| 白城市| 苗栗县| 张家界市| 西乌珠穆沁旗| 舞钢市| 固原市| 搜索| 固安县| 平和县| 钦州市| 曲水县| 蓬溪县| 华坪县| 璧山县| 谢通门县| 聂拉木县| 河曲县| 广河县| 邯郸市| 科技| 紫金县| 阜宁县| 南和县| 陆川县| 长葛市| 晋州市| 凭祥市| 乡宁县| 蓝山县| 连山| 磐石市| 浏阳市| 玛沁县|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