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一種結構簡單的低壓低功耗ALU單元設計

        一種結構簡單的低壓低功耗ALU單元設計

        作者: 時間:2008-06-24 來源:微計算機信息 收藏

          在邏輯與或的功能部分,采用了兩個信號來控制(Cnt2和Cnt3)(Figure 2所示),當的和信號以及邏輯與/或功能信號產生后,再使用一個2選1選擇器(控制信號為Cnt1),共使用了三個控制信號實現了全加及邏輯與/或的功能(見Table 1),使用了兩個用傳送門實現的2選1選擇器串聯后,這個電路會有兩個閥值電壓的損失,不過這并不影響最終電路的正確操作,因為兩個閥值電壓的損失在3.3v的工作電壓下還是可以正確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4709.htm

          至于左移、右移和SWAP功能可以通過傳輸門來實現(見Figure 2右部分),通過不同的控制信號可以輕易的實現這些功能。

          前面提到了本文中提出的電路會有兩個閥值電壓的損失,為了后續電路的正確工作我們可以加一個電平恢復電路,同時這個電路還可以加快電路的傳送速度(見Figure 2右半部分),在此恢復電路中我們使用了一個控制信號(Cnt4)來實現三態門的功能以控制信號的輸出與否。加上這部分電路后輸出信號會取反,在許多處理器中信號采用的是補碼形式,而這為補碼的實現提供了便利。

          3. 電路分析和仿真結果

          一些其他的設計將用來和本文的比較,因為設計的目標是降低電路的復雜性和提高電路的速度以及能量損耗的降低,所以主要關注于門數少并基于傳送門的全加器之間的比較。已有的全加器總結如下表2。

          在0.35um工藝下仿真一些10管的全加器的DC特性,其中Vdd為3.3v,反向器的(W/L)p=1.4um/0.35um 以及(W/L)n=0.7um/0.35um(table3)。另外,此電路在1.9v的電壓下依然可以正確工作,這為進一步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對整個電路進行DC分析,得到整個電路的功耗為12.12 uw,延時1.5ns,仿真結果見圖5。另外在AC方面,這個電路的工作頻率也是比較高的。

        圖5 . 電路仿真結果

          4.結論

          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1位的單元。所提議的單元在DC方面,可以在很低的工作電壓下工作,功耗小且速度快;在AC方面,由于采用了CLRCL全加器可以工作在很高的頻率下。同時,比較了現有的一些全加器的性能,可以看到文中的CLRCL電路不僅使用的晶體管的數目較少,同時它的功耗和速度性能也是比較優良的,極大的提高了1位的性能。

          本文創作者新點:

          本文針對目前在RISC結構的MCU/MPU等中需要使用,小面積,快速的ALU單元,提出了一種新的結構簡單的ALU單元結構,在此結構中使用的全加器是目前比較流行的10-T全加器,通過對全加器布爾邏輯的重組,使這種全加器在級連結構中不會產生多閥值損失的情況,最后在電路輸出部分采用了電平恢復結構,使電路的輸出波形很好,同時這種結構與現有的結構相比有著明顯的面積,速度,功耗方面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N.Zhuang and H. Wu,”A new design of the COMS full adder,” IEEE J. of solid state circuits, Vlo.27,pp.840-844,May 1992.

          [2] J.Wang, S.Fang, and W. Feng, “New efficient designs for XOR and XNOR function on the transistor level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29, pp. 780-786, July 1994.

          [3] R. Shalem, E . John, and L.K. John ,”A novel low-Power energy recovery full adder cell,” in Proc. Great Lakes Symp. VLSI,pp.380-383, Feb.1999.

          [4] Fartash Vasefi and Z. Abid ,”10-Transistor 1-bit Adders for n-bit Parallel Adders,” IEEE J. of solid state circuit ,pp.7803-8656,Apr, 2004.

          [5] H.T.Bui, A.K.Al-Sheraidah, and wang,“Design and analysis of 10-transistor full adders using novel XOR-XNOR gates,” in Proc. Int. Conf. Signal Processing 2000(Wold Computer Congress),Beijing, China,Aug.2000

          [6] N.Weste and K. Eshraghian, Principles of CMOS VLSI Design, a System Perspectiv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1993.

          [7] Yingtao Jiang, Abdulkarim Al-Sheraidah, Yuke Wang , Edwin Sha, and Jin-Gyun chung, “A Novel Mutipleser-Based Low-Power Full Adder,”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I: express briefs, Vol.51,No.7 ,July 2004.

          [8] 盧君明,徐鋒,胡鵬飛,“低電壓全加器的研究設計,”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第24卷,第3期,2004年8月

          [9] 張杰; 基于FPGA的八位RISC CPU的設計[J]; 微計算機信息,2006-35-05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响水县| 天长市| 五大连池市| 屏山县| 阳山县| 河北区| 建平县| 兴山县| 康乐县| 彭水| 和林格尔县| 贵德县| 兴仁县| 巴塘县| 长顺县| 莱芜市| 翁牛特旗| 乌拉特后旗| 西宁市| 陆川县| 平陆县| 东丽区| 十堰市| 德惠市| 花垣县| 苏尼特右旗| 吴旗县| 汤阴县| 玛曲县| 汤原县| 老河口市| 隆德县| 全州县| 石屏县| 隆林| 图木舒克市| 乐安县| 夏津县| 全州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