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加速整合 寄望移動市場
如何利用好手中的移動牌照迅速開展全業務經營,成為中國電信面臨的現實問題。以1100億元的代價,中國電信獲得了期盼已久的移動牌照。對于這個“偏高”的價格,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的解釋是:“提早幾個月取得C網,差價可以用利潤賺回來。”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固定與移動融合的速度和質量將是中國電信崛起的關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4032.htm花錢買時間能否奏效?
分享高速增長的移動市場,越早進入越好。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4月30日,中國移動的用戶總數超過3.995億用戶,市場份額約為70%。在移動通信市場,中國移動已經對其他運營商形成用戶“壁壘”,如果市場開放過慢、開放程度過小,其先入優勢將更難被打破。
同時,固話在存量市場上的市場份額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萎縮。根據運營商公布的數據,今年前四月固話用戶流失540.9萬,無線市話成為固話流失的主體。另據工信部數據,截至4月底,我國無線市話用戶比上年末凈減505.7萬戶,小靈通用戶總數跌破8000萬。由于移動對固定替代加劇,固話用戶流失呈雪崩之勢。
相比之下,移動通信市場的增長前景廣闊。Gartner的分析報告稱,未來數年內國內新增移動用戶每年將達到7000萬戶,到2011年,我國移動用戶將達8.4億戶;移動通信收入為5900億元,國內移動數據業務收入在2011年將達1120億元,這為中國電信的移動業務提供了成長的空間。
對于中國電信來說,時間很寶貴。中國電信“不想進行無休止的談判,所以盡早落實交易”,也被業內人士解讀為“花錢買時間”。通過收購獲得覆蓋全國的移動網,等于節省了建網的時間。電信專家楊培芳表示,運營商應該盡快根據新布局明確具體業務和發展方向,以彌補時間上的損失。
美中也有不足
中國電信在獲得C網后可為全國用戶提供全業務服務。有消息稱,中國電信最快10月底開始運營CDMA業務,在充分發揮固網資源、移動、數據和媒體服務優勢的基礎上,使現有業務能與CDMA業務聯合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
據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透露,中國電信在獲得CDMA業務后,前期的兩年時間內需要一些投入,把網絡規模做大,預計在兩到三年后會實現移動業務的盈利。“為了提前幾個月進入移動市場,中國電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有人這樣說。
中銀國際研究報告指出,中電信收購CDMA業務于短期內會造成輕微負面影響,2009年的每股盈利將會出現2%的攤薄,但2010年會有中性的貢獻,假設C網業務會改善其市占率,可與中電信現有的固網業務達至3%的協同效益收入。
重組完成后,三家運營商將獲發3G牌照。中電信需要投資300億元至400億元將現有的CDMA2000X1提升至3G標準,這比中國聯通將GSM升級至WCDMA標準及中移動將網絡升級至TD-SCDMA的投入低。中國電信將享有較好的競爭優勢。
“收購聯通C網,對于中國電信而言是有利的。遺憾的地方在于,目前C網產業鏈在同G網競爭中處于明顯劣勢,用戶少、終端價格偏高而且種類少。”萬方咨詢研究總監付亮表示。不過,中國電信的加入,將使C網有一個迅速的變化。
考驗整合能力
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中國電信不會簡單模仿競爭對手,而是根據自身資源特征,走差異化發展的道路。王曉初表示,中國電信將在現有的家庭客戶及政企客戶品牌之上,創造獨立的個人消費品牌,并通過差異化服務戰略拓展中高端用戶。中國電信還將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其中包括固網移動融合服務。
對于現有的兩大客戶品牌,中國電信將在“我的e家”、“商務領航”品牌中加入移動元素。在“商務領航”中加入移動元素,使移動服務和固定業務進行有機結合,從而進入特定市場;在“我的e家”中,將CDMA+WiFi整合進入該品牌,讓客戶離開家庭之后還能繼續使用相關業務。
收購C網以后,中國電信將同時提供固話業務、寬帶業務及移動業務等一站式服務。賽迪分析師認為,通過重組,中國電信可以通過捆綁銷售的方式來擴大語音業務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也在數據業務中占據向行業用戶和集團用戶滲透的先機。
C網與固網在人員遷徙、網絡融合、客戶資源共享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與磨合。如何在最短的期限內,實現兩網的資源整合,并形成合力,對于急切想通過移動通信來彌補固網增長乏力局面的新電信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對中電信來說,現在時間就是金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