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貢獻突出大學生志愿者可直接聘到事業單位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成都市部分地區人員損失較重。市人事局近日出臺了《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人事人才保障的意見》,就如何重建災區人力資源,引進更多人才支援災區建設作出安排。
《意見》從災后重建聚集人才、促進受災群眾就業、激勵人才支持重建等方面制定了17項傾斜和優惠政策,鼓勵采取多種形式,創造條件,用城鄉統籌的辦法,將各類人才吸引到災區去,幫助受災地區和受災群眾重建家園,促進產業發展,激發經濟活力。
碩士以上到重災區重點企業
每月至少補貼500元
災后恢復重建重大項目和與災后重建相關的重點企業發展緊缺和急需人才,經批準可按我市有關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享受財政獎勵和安家補貼,辦理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流動手續。引進到我市重災區重點企業工作的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或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才,3年內每月給予500—1000元生活補貼,免收各項人事代理費用。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或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到我市重災區鄉(鎮)事業單位工作的,在恢復重建期間經批準可不受編制限制。今年,我市重災區教育和衛生事業單位可直接考核聘用工作人員。
另外,要組織專家赴災區提供衛生防疫、心理咨詢、農技植保、水土保持、環境保護、規劃建設、工業與民用建筑及企業恢復生產等方面的技術和人才服務。根據災后重建工作需要,我市將開展重災區公務員災后恢復重建統籌能力培訓,每年不少于600人次。
100名專業人員服務災區1年
每月補貼1000元
今年,我市將實施市域人才統籌計劃,從事業單位選派100名教育、衛生等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到災區服務1年,服務期內每月給予生活補貼1000元。從各級機關選派100名公務員到災區基層鍛煉。從已在農村服務的優秀大學生志愿者中選派50名到重災區村(社區)、受災群眾安置點交流服務。另外,《意見》還提出,要根據災區恢復重建需要,適當增加重災區大學生志愿者名額,適當提高重災區大學生志愿者生活補貼標準。
為了幫助受災企業盡快恢復生產,我市人事部門還將為災區受災企業免費組織開展系列專場招聘會及網上招聘會,對重災區受災企業人才引進,免收人才招聘各項費用。
力爭實現
重災區大學畢業生100%就業
根據受災地區恢復生產和產業結構調整需要,今年內,組織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9期,培訓1000人次。積極支持、配合有關部門和重災區開展受災群眾就業培訓,提高就業能力。
組織開展企業就業崗位募集活動,幫助受災群眾盡快實現再就業。同時,充分發揮人才市場的作用,收集和提供用人信息,舉辦“促進就業、共渡難關”系列專場招聘會,免收各項服務費用,為受災群眾實現就業提供優質服務。
根據《意見》,受災地區尚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將優先招募為“一村(社區)一名大學生計劃”志愿者,優先選拔到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見習,3年內免費推薦就業,免收人事代理費,免收各類人事考試和培訓費用,力爭實現重災區大學畢業生100%就業。
專業技術人員貢獻突出
可破格晉升技術職務
下一步,成都市將實施災區恢復重建人才激勵工程,充分發揮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和優秀專家選拔工作的激勵作用。在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符合條件的可破格晉升專業技術職務;在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發揮關鍵性作用的各類專家,可優先列入申報國務院特殊津貼、市政府特殊津貼及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在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崗位聘用中優先考慮。充分發揮農村實用人才在災后重建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對依靠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在恢復生產中取得顯著成績的農村實用人才,在技術職稱評審和優秀農村實用人才評選表彰時優先考慮。
貢獻突出的大學生志愿者
可直接聘到事業單位
在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的表現作為公務員年度考核、職務晉升的重要內容;在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表現突出的即將轉業的軍隊干部,將從安置地點、工作安排、職務待遇、家屬安置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意見》還提出,要加強在農村(社區)服務的大學生志愿者參與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考核,對在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予以表彰,對表現較差的要加強批評教育或解除服務合同。在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作出突出貢獻受市級及以上表彰的,服務期滿后可經考核直接聘用到事業單位。
另外,成都市人事部門將加強各類編制統籌,在編制配備上對災后恢復重建任務較重的鄉(鎮)予以傾斜。本報記者 李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