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現代半導體復活記:員工的力量無窮
——
消費者可能對前幾年現代半導體陷入的困窘境地記憶猶新。當時現代半導體承受著每年數十億美元的虧損,在2002年公司成功拒絕美國競爭對手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收購后,股價跌到最低點。最低潮時,現代半導體股價低到每股135韓元,現在回升到每股2.1萬韓元。今年,現代終于超過美光科技,成為全球第二大計算機存儲芯片制造商,僅次于三星。
去年,現代已經報收益1.7萬億韓元,躋身韓國年收益超10億美元的公司行列。其他公司包括三星電子、現代汽車、LG電子等。
證券公司BNP Paribas技術分析師Yu Chang Eyun說“現代已經完全不同于以前”。事實上,現代重新崛起帶來一個信息,那就是韓國政府致力于鏟除家族財閥的努力收到效果了。
早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候,韓國政府出資幫助三星、LG公司渡過難關。但現代能夠那么快就復原崛起是大家始料不及的。
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有闖勁的現代公司內部改革,以及全球芯片市場的復蘇。具有轉折意義的是今年7月現代成功融資1.25億美元解決了以前的債務危機,并提前完成債務清還。擺脫了債務束縛的現代半導體,終于可以制定發展戰略,大展拳腳的在電腦、游戲機器、數字音樂播放器、數碼手機等領域生產微處理器。
因此,現代半導體再次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周二韓國軍事基金會表示如果年底持股人愿意出售23%的股權,它將考慮收購這些股份。據悉,目前公司200多個本土投資銀行擁有現代74%的股權。
現代半導體是1999年由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ies在政府支持下,收購LG半導體后創立的。在2001年全球芯片產業出現大滑坡后,現代半導體瀕臨破產,每年的虧損達到5萬億韓元。許多政府控制的投資銀行紛紛出資挽救現代,美國和歐盟責難現代接受政府扶持,對現代半導體芯片采取更加嚴厲的封鎖。
正當三星傾注巨資投資生產最新技術芯片的時候,現代半導體才剛剛站穩腳跟,盡管每年仍然有1-2萬億韓元的虧損,但現代決定徹底改革自身架構。
追溯現代成功復蘇,員工功不可沒。自從現代拒絕美光科技收購后,員工自發開展一個月無報酬工作的活動;管理層自覺削減一半收入;甚至一名員工免費為公司服務半年。以此同時,工程師不是購買新型設備,而是重新改造原有設備,提高產能,節約成本。許多工程師甚至連睡覺也呆在工廠里。
現代半導體工會主席Chung Sang Young感慨的說“我們向外界展示了韓國工會可以成為公司競爭力的發源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