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產業:振奮人心的20年
過去二十年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最快的二十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越來越完善,從IC設計、芯片制造到測試封裝以及相關支持配套產業都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中國IC設計企業近幾年的發展速度相當快,技術水平也顯著提高;先進的芯片制造企業已經躋身世界前列,制造工藝達到了90納米甚至65納米;測試封裝產業更是得益于近兩年國內外封裝測試企業的增資擴產,實現了業績大幅提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1454.htm我們注意到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模式也正發生著很大的變化。最初中國系統級制造業的低成本和政府的優惠投資條件吸引了很多外資公司和國際技術人才,推動了產業起步。通過這些年向先進外資企業的學習,中國已經有了一批科研、經營和管理方面的本土專業人才,他們熟悉技術、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職業文化、并能洞悉國際和中國市場的需求。此外,中國的大學每年也有大批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不斷投入到產業的發展中,各地政府非常重視基礎科研和技術開發方面的投入,欣欣向榮的資本市場也不斷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
在今后的三到五年,我們會看到中國半導體產業將進入一個自主發展的新階段。中國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中等收入人數的大幅度增長,將會帶來對電子產品的巨大需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相信中國的半導體企業一定能夠抓住這個發展壯大的機遇。
目前,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視機、DVD、電腦和其它很多電子產品的生產國。我相信中國的電子制造企業一定會盡快完成對“中國制造”的升級。也許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或者2010年上海世博會之后,我們就會看到一些中國的消費電子品牌已經被國際消費者所接受和喜愛。
中國要真正成為電子產業的強國,需要不斷完善產業鏈,優化整合產業資源,繼續在人力資本的發展上進行投入,平衡發展IC設計和芯片制造產業,并同時針對國內和國外市場開發新產品和新應用。
中國半導體產業能夠走上自主創新道路的關鍵一點還在于必須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努力營造鼓勵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環境。此外,一個更高效、更靈活的資本市場能提供充足、及時的資金,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過去的二十年是中國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碩果累累的二十年,回想起我們如何同中國結緣,這一切似乎還歷歷在目。
記得那是在1983年,時任電子工業部副部長的江澤民先生訪問美國硅谷,他參觀了應用材料公司,那時候我們還只是一個銷售額只有1億美元的小公司。江澤民先生對我說中國將在世界高科技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他鼓勵我們盡早參與到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中來。1984年,我第一次訪問中國,江澤民先生熱情接待了我。在中國電子工業部積極推動下,應用材料公司與中國電子進出口公司合作成立了應用材料中國技術服務中心。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外資半導體設備公司設立的機構。
經過這20多年的發展,我們分享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高速成長。這些激動人心的發展和變化是我在其它地方從來沒有經歷過的。
目前,應用材料中國公司在12個城市擁有分公司或辦事處,有超過700名高素質的員工,還在西安設立了全球技術開發中心。
應用材料公司的業務已經從最初的單一半導體設備發展到平板顯示器設備和最新的薄膜太陽能面板制造設備。中國的太陽能產業剛剛起步,有很大的市場前景,我們相信應用材料公司能夠充分利用半導體和平板顯示器領域內已有的技術專長,和國內的合作伙伴一起,用清潔能源支持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回顧應用材料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我們非常高興當時做出了盡早投資中國的戰略性決定。毫無疑問,下一個二十年將會更加激動人心,我希望應用材料公司能夠繼續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