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集成技術可實現自動化儀表讀取(06-100)

        集成技術可實現自動化儀表讀取(06-100)

        ——
        作者:德州儀器 Zack Albus 時間:2008-04-0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3 線標準

          3 線標準并不采用線路連接和中性線電源連接 (neutral mains connection),而是由 2 條線路連接組成—L1 和 L2,每條線相對于中性線而言(未顯示)的電壓為 120V,相位差為 180o。其可以在負載處提供 2 個 120V 支路 (leg) 以及 1 個 240V 支路。此外,中性線不需要通過電表連接,從而消除第三條連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1273.htm

          假設120V線路是平衡的,則電表只需通過所示的耦合 CT 監控 240V 電壓輸入以及 L1 和 L2 電流的組合。耦合 CT 計算 2 個線路電流之和,從而提供所有負載能耗的完整情況。

          雖然 3 條獨立通道對單相測量來說并非必不可少,但是如果離開了它們可能難以實施圖 4 所示的防破壞探測功能,而這正是印度和中國等國所要求的主要功能。在美國等不要求此功能的國家,則只需要 2 條通道。 

          雖然電表中 功能的最主要驅動力使能量讀取和通過向公共事業企業自動傳輸消費數據進行計費更為順暢,但是這種通信通道不能總是用作單向通道,從而進一步增加設計和 CPU 任務管理的復雜性。在電表設計具有高級功能時,公共事業企業 (utility) 就常常需要向電表發送數據。

          由于公共事業企業網格 (utility grids) 中日益增高的峰值負載不斷給電力基礎設施帶來壓力,因此政府和公共事業企業正在開發并實施應對峰值和滿足需求的新方法。此類功能的核心在于,其不但能測量電能,而且還必須支持各種 技術和先進的測量技術。

          通過進一步集成模擬與數字功能,如:多個 16 位 Δ-Σ ADC 與 PGA(專用的電能處理引擎)、低功耗 16 位 CPU 以及靈活的通信外設,現代儀表可以為制造商、公共事業企業以及用戶提供更高級的功能。這種集成電表設計方法可以前所未有地輕松增加 技術,從簡單的紅外、到無線網狀網絡和有線通信的儀表通信機制都通過架構和集成方面的進步變得更為容易。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TI AMR 電子式電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株洲县| 七台河市| 车致| 呈贡县| 宁安市| 沙田区| 临颍县| 方山县| 长治县| 开化县| 诏安县| 炎陵县| 濮阳市| 沾化县| 长兴县| 杨浦区| 房产| 唐海县| 台湾省| 临泽县| 莎车县| 五台县| 西乡县| 县级市| 临潭县| 连云港市| 罗城| 南阳市| 彭水| 泉州市| 民丰县| 武平县| 万盛区| 陈巴尔虎旗| 若羌县| 化隆| 辽源市| 响水县| 东海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