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藍牙的發展:無線系統設計的挑戰(06-100)

        藍牙的發展:無線系統設計的挑戰(06-100)

        —— 藍牙的發展:無線系統設計的挑戰
        作者:CSR公司 時間:2008-04-03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技術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面世以來,就開始面對眾多的技術挑戰,包括兼容性、功耗和信號干擾等方面的挑戰。本文全面概述了技術,以及如何利用來應對功耗和信號干擾方面的挑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1185.htm

          是一種短程無線鏈路技術。作為一種纜線替代技術,藍牙在消費電子設備之間傳輸語音和數據,如移動電話、PC和PDA設備等。由于藍牙應用于電池驅動的小型設備,并且具有短程無線鏈路的特點,因此功耗一直是該技術關注的問題。

          藍牙技術

          藍牙運行的工業、科學和醫學(ISM)頻帶范圍為2.4~2.4835GHz。由于這個頻帶是開放的,因此有許多其它的無線鏈路標準也使用這個頻帶,如802.11 Wi-Fi和DECT無繩電話。因為非常類似,這些設備之間可能造成相互的干擾,從而影響藍牙鏈路的質量。

          藍牙鏈路的范圍取決于無線設備的功率。一級設備的連接范圍是100米,二級設備為10米,三級設備為1米以內。

          藍牙技術的標準數據傳輸速率高達每秒1Mbit/s,真正吞吐量為每秒723千比特。數據被藍牙堆棧劃分為數據包,并通過兩個鏈路中的其中一個進行發送。此鏈路是通過SCO(Synchronous Connection Oriented Channels)利用預留帶寬進行實時傳輸(包括語音包)的;或通過ACL(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 Channels)進行數據傳輸和再傳輸。一個藍牙設備由硬件、固件和軟件三部分組成。

          圖1顯示的是一個典型的分層藍牙規格協議棧。除了主機控制接口(HCI)、邏輯鏈路控制及適配協議(L2CAP)、RFCOMM和服務發現協議(SDP)之外,該藍牙規格協議棧還具有無線電、基帶和鏈路管理協議。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關鍵詞: CSR BlueCore 藍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河市| 游戏| 疏附县| 沐川县| 高青县| 塘沽区| 军事| 崇州市| 宁武县| 阳江市| 芷江| 太保市| 军事| 迁西县| 鹤岗市| 休宁县| 孝昌县| 阳新县| 景德镇市| 株洲市| 栾川县| 二连浩特市| 梁山县| 泉州市| 伊春市| 建宁县| 井陉县| 正宁县| 阳谷县| 乌兰察布市| 乌鲁木齐县| 定日县| 苍南县| 大新县| 固阳县| 瑞昌市| 施甸县| 天祝| 宁蒗| 东宁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