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駁斥TD-SCDMA“孤島論”
正當產業內外為我國3G(第三代移動通信)大幕即將開啟,國產3G標準TD-SCDMA(以下簡稱TD)將蓬勃發展而歡欣鼓舞之際,一種認為TD將很少獲得國際社會支持和認可的悲觀論調開始在小范圍內流傳。電信專家認為,這種論調的出發點是對國產標準的技術實力缺乏信心,我國的TD技術標準實力強,市場潛力大,并且一些國際廠家也在積極跟進TD技術發展,TD的發展不會受到孤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0164.htmTD具有技術優勢
盡管有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但TD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并且在運營商眼里,TD似乎也是不受歡迎的標準。在社會展開哪個運營商將負責TD標準建設的猜測時,幾乎所有運營商都暗示過WCDMA或CD-MA2000是其最佳選擇,因為“這兩種標準技術成熟,而且可以由2G向3G平滑過渡”。
“從保定電信測試的技術指標及十大城市的試驗網測試結果來看,TD主要指標和關鍵性指標都比預期要好,部分重要指標優于WCDMA和CD- MA2000。”國資委研究中心新產業研究部副部長盧奇駿在實地考察完保定TD試驗網建設情況后,在一次網絡訪談中稱,TD的技術優勢和領先優勢在規模網絡技術應用測試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TD完全有可能成功地商業化和產業化。
TD具備大規模建網的能力已經得到各方的一致認可,并且在多次試驗中均已得到證明。信息產業部電信科技委委員李進良認為,從頻譜效率、組網、業務等方面來看,TD均具有技術優勢。
TD產業陣容龐大
目前,國內電信制造商已經在TD技術上厲兵秣馬多時,以中國大唐、華為、中興、普天為代表的本土企業已經自主研發并實現商用量產TD全系列產品和各種業務解決方案。一些國際制造商也在積極跟進TD技術的發展。另外,TD已經實現與WCDMA之間的跨網國際視頻通話,并掌握了TD與韓國寬帶技術WiBro之間的切換技術,這意味著TD實現了與其他3G標準的穩定互聯互通。
南開大學教授丁守謙說,中國具有龐大的通信市場,目前電話用戶已經超過9億,并且其市場潛力遠大于美國、歐盟、日本等國際市場的總和,強勁的市場拉力將帶動TD迅猛發展。
李進良表示,TD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不需要向外國交15%到20%的專利費。“我國在DVD、GSM上就吃過太多虧,大部分利潤都被國外專利權人拿走,導致產品價格高昂,但是實際利潤卻很低。”李進良說,大力發展TD有利于繞開眾多國外企業的專利陷阱,使得TD的成本大大降低。
TD標準走向國際
“TD不是國家標準,而是已經被國際電聯正式批準的國際三大主流標準之一。”李進良說,TD標準本身是公開的,而且一開始就和國際廠商合作,包括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摩托羅拉、三星等國際移動通信企業都加入了TD的行列。“TD標準是公開的,也不是只有中國在生產,而且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這三方面說明TD并沒有被封閉起來。”
TD走出國門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就是,去年4月10日,在首爾和北京之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利用中韓合作的TD實驗網進行了一次視頻通話。“韓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SK和TD標準的持有者———大唐已進行了網絡合作,也說明TD已開始走向國際。”丁守謙說,TD的處境已經今非昔比,并且在朝著有利方向急速發展。
TD走向國際的另一標志性事件就是,去年10月,日本運營商IPMobile宣布將部署中國自主研發的3G標準TD,并計劃在2012年實現對日本全國的 3G網絡覆蓋。不過最終因IPMobile破產而告終。“IPMobile打算采用TD就是因為TD成本低。但是TD國際化推進不會因個別廠商的商業策略調整而受到影響,TD在中國大規模商用成功才是走向國際化的關鍵一步。”李進良說。
“TD標準是公開的,產品是多家國際移動通信企業制造的,擔心TD形成孤島是多余的。”李進良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