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型的IT白骨精如何成為軟件測試精英
你是什么血型的?當有人這樣問你時,你可能以為是志愿者在鼓勵義務獻血,或是小女生在探察你的個人資料……但如果求職申請表中出現這個問題,你可能就困惑了:難道工作還與血型有關?啊哈,真讓你猜對了!血型還真就和工作有關系。
據血型專家的調查研究,每種血型的人都有一些性格共同點,而這些性格共同點一旦與測試工作相結合,就會碰撞出不同類型的軟測精英。
穩中取勝的A型人
“我思故我在”應該是該血型的最佳點評。A型血人屬于“思考型”人,思維判斷很有條理,考慮問題細致周密,主張完美主義,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極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在某軟件公司擔任測試工程師的封哲就是一個A型血人。工作中,他常常陷入沉思,會議中,他總是最后一個發言。深思熟慮讓他的工作成效顯著,常常讓領導同事大跌眼鏡。所以《集結號》上映后,王金存就成了他的代名詞。“我沒那么厲害的。”當聽到大家善意的調侃時,他總是靦腆地漲紅了臉。不過,這個溫吞如水的大男生也有著倔強的一面。“有次測試模塊,測了好久都沒發現問題,正準備通過時,他不同意,非要繼續測。當時覺得他這人真較真。”同事小王回憶說,“不過,多虧了他的‘較真’,我們才發現了一個隱藏很深的、很嚴重的bug,還受到了上司的表揚。”對于未來,封哲希望在技術上更上層樓,成為高級測試工程師,甚至測試架構設計師。至于如何實現這個目標,這個A型血人又開始思考了。
靈活多變的B型人
與A型血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B型血人。她們行動活躍奔放,思維靈巧,知識面廣,喜歡自由,有旺盛的好奇心。正在某IT培訓機構學習軟件測試的菲兒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B型血人。說起當初選擇軟件測試的原因,除了容易就業外,“有意思”是菲兒說的最多的一個詞。“我大學的專業是信息系統,一天到晚總是寫代碼,很枯燥、沒勁。”菲兒撇撇嘴,然后兩眼放光,“可是軟件測試不同,能學到很多計算機以外的東西,很有意思。”在參與教學管理系統項目的開發中,菲兒特意制作調查問卷,采訪了母校百余位老師、同學,根據反饋的信息指導項目組測試,結果菲兒所在的項目組獲得了全班最高分。談起未來,菲兒的眼睛又發亮了:“我可以繼續干測試,也可以去弄市場或者營銷什么的,畢竟懂技術和產品兩方面的人才不多。不過無論干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意思。”
好強上進的O型人
O型人思維判斷邏輯性強,目標明確,積極上進,敢于冒險,具有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O型血的夏植就符合這些特質。畢業于某校會計專業的他,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從事老本行,而是選擇了自己比較喜歡的軟件測試。“當初選這個,主要是因為就業前景比較好,不過家里人比較希望我從事會計工作。”在專業不搭邊,家庭不理解的情況下,夏植毅然決然地參加了軟件測試培訓。“當時壓力很大,但是沒有退路。”不甘落后的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也因此,在未結業時就被一家軟件公司相中。由于工作努力,才思敏捷,不到一年的時間,夏植就晉升為測試組長。被問起當初非IT專業是否吃虧時,他堅定地搖搖頭:“沒有!因為測試不光要懂技術,還要了解客戶的相關情況。會計專業背景反而讓我在接觸財會軟件時游刃有余。”上進努力的他已為自己定好下一個目標——項目經理。用他的話講,有目標的人生才有意義。
理性為本的AB型人
AB型人崇尚理性,理解及反應速度快,善于從不同角度說明問題,工作效率高,能與人和睦相處。“追求理性可能是我的本能。”曾擔任軟件開發經理的張一鳴如是說,“就像我從計算機專業畢業就應該從事IT工作一樣。”三十而立的他在干了七八年軟件開發后向上級提出辭職。“現在開發技術的更新速度呈幾何級數式增長,腦袋撞不過來,還要和更年輕的新秀競爭,很累,是時候該撤了。”當然,急流勇退的他并非真打算退休。“我很看好軟件測試,和開發不同,這個職業更注重經驗的積累。另外,競爭的壓力也小得多。”說著,他就忙不迭地給我們算賬,“向我們公司測試的和開發的數量比在1:6到1:8之間,而國外那些大企業一半在1:1甚至2:1,差了多少!”有技術背景支撐,張一鳴相信自己的轉型之路會好走很多。
A型、B型、O型、AB型,其實沒有絕對適合某種職業的,也沒有絕對不適合的。每種血型都有特質,發揮好這種特質就能和職業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李開復曾說,不要做最完美的別人,而要做最完美的自己。同樣,不要找最適合血型的工作,而要做最適合工作的自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