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發展科研技術方案將公布
不足一月,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即將召開,其間關乎4G發展的科研技術方案將正式公布。而本月,國際電聯將向各國發出提交4G標準的通函。中國電信業時間緊迫。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8932.htm2月18日出版的《財經》雜志封面文章“3G之上”報道稱,如果沒有意外,在今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結束之后,一個大膽的科研計劃即將正式啟動。它的投入規模之大、參與力量之多、產業影響之深,將令人嘆為觀止。新科研計劃為期長達15年,清晰勾勒了中國移動通信技術從第三代(3G)到第四代(4G)的演進道路,其結局勢必影響中國甚至全球“4G時代”的版圖。
科研計劃的參與者多惜字如金,他們曾為此簽下保密協議,保密協議將在方案公布后方才失效。按照一位計劃論證過程主要參與人謹慎透露的說法:“未來15年可能的技術都包括在內,有3G的產業化、3G后的增強技術,也包括了4G的內容。”
這一重大舉措的影響力毋庸置疑。2007年12月26日,這個被稱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已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并原則通過?!敦斀洝酚浾邚亩喾阶C實,重大專項僅國家財政投入至少在200億元以上,總投入甚至可能超過700億元。而在無線通信領域,鐫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印記的TD-SCDMA技術,在過去十年的投入總和亦不過50億元。
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2007年底的講話中已經透露,這一項目將會由信產部具體負責實施?!敦斀洝酚浾邚亩鄠€渠道獲悉,信產部很有可能會成立新的機構,專門負責協調和組織研發力量,管理國家研發資金的使用。而政府可能將把大量資金直接投入以企業為主體的實驗室,以讓有能力的企業真正參與到這一大研發項目當中來。
與此同時,爭奪已經展開。從這個龐大的計劃醞釀之初,由誰來主導、以何種技術為基礎打通中國4G之路,就已成為各方爭論的焦點。計劃從上至下,又從下至上,幾經反復,才最終成形。據《財經》記者獲悉的方案輪廓,已深刻影響了中國通信行業近十年進程的TD,將在未來十年繼續施加其影響力;而沿著 TD復雜的足跡,一個更加開放的4G研發架構正在搭建之中,其目標,理當朝向迅速產業化的商業前景。
荷蘭銀行分析師Wendy Liu在其最新報告中分析說,“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專項的實施,意味著中國將聚焦在TD和其未來的演進道路上。但其他可能性也并未完全堵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項論證委員會成員告訴《財經》記者,“方案有好幾條技術路線,不能說絕對就是TD。”
據電信研究院無線標準所副所長王志勤介紹,國際電聯將從2008年開始征集4G標準,這一征集的時間是從2008年10月開始到2009年6月截至。還有一年半時間——中國是單獨提交自己的4G標準,還是提出LTE/TDD(見后編者注)的融合標準,抑或有第三種方案?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編者注:LTE “長期演進技術”英文為Long Term Evolution,系指原有的3G或前3G技術通過革新演進,進入后3G和4G時代。LTE即屬4G范疇。
LTE的技術測試無疑需要運營商的配合。有關資料顯示,測試將主要集中于兩類,一為“LTE頻分雙工”(即LTE/FDD,FDD為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LTE之一),一為“LTE時分雙工”(即LTE/TDD,TDD為Time Division Duplex,時分雙工,LTE的另一工作方式)。在這里,時分雙工(LTE/TDD)即囊括但不限于中國的TD標準向后3G技術演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