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
首先介紹一下07年彩電方面的情況。今年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30年,應該說我們國家彩電行業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通過30年的努力,已經使我們國家成為世界第一的彩電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我們彩電行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大家都有共識的。近些年來,盡管通訊、計算機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發展非常迅猛,但是彩電行業在整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中一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對國民經濟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想大家還是有這方面的共識的。
另外,彩電又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說也一直引起了各界的眼球,特別是媒體不斷的報道彩電行業的發展。2007年發展情況據我們現在不完全統計,從數量上彩電大概生產了8800萬臺左右,其中顯像管CRT電視占到62%多,平板電視占到37%多,也就是說平板電視的產量從我們現在的統計看來要達到3300萬臺左右。
從2006年的一季度到2007年的四季度,我們進行彩電產品結構的比較,在2006年的一季度,平板電視的產量占到18.8%,CRT電視占到81.2%,到了2007年四季度,這個比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平板電視占到40%,CRT電視占到60%。產品結構的調整速度每年都在以12-13%進行調整,由此也可以看出行業的轉型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也就是說,每年將近有1000萬臺的量從CRT調整到平板。可見,這個對我們行業的壓力。
2007年彩電的出口達到了4800萬臺,在出口的比例中,顯像管電視出口和平板電視的出口比例達到了接近52%與48%。內銷市場07年在4000萬臺左右,也就是說出口的量已經比內銷的量高20%,在內銷市場中仍然是以CRT顯像管電視為主,達到了75%。
我們預計08年彩電行業整體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與07年相比是持平的狀態,但是產品結構的調整還會繼續,平板電視的占比應該還會有所上升,大概是這樣的局面。
要想使產業能夠取得主動的發展,我們的整機企業必須向上游延伸。我們現在也欣喜的看到,我們有些整機企業已經向上延伸,比如長虹還有熊貓已經做PVT的顯示屏,像海信、TCL也已經做摸索。但是我們感到這還不夠,要想取得比較主動的發展,整機企業還得在打造完整的產業鏈上下工夫,只有我們主動的打造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這樣我們才能夠取得發展的主動性。同時我們認為現在不管是行業內的專家還是企業,應該注重研究下一代的顯示技術,也就是說既PVT MCD,也就是液晶和等離子之后,下一代的顯示技術哪個能夠成為商用的技術和產品,我們必須及早的做準備,及早的做準備才能夠早一點取得行業主動的發展。
這是介紹彩電行業的情況,下面也想借次機會談談數字電視的發展。
對于數字電視的發展,大家這么多年來有了太多的期待,幾乎每年都有大會、小會都在研究、探討數字電視的發展,但是業界也一直認為它的發展還不盡人意,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數字電視不同于模擬電視,但數字電視由于技術的不同、由于傳輸方式的不同,分為數字有線電視、數字衛星電視和數字地面廣播電視,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三個傳輸方式無論國標還是行業標準已經基本確定。通過我們幾年的努力,數字電視用戶特別是在2007年也有了比較大的發展,我也通過一些統計數據看到,到2007年底,有線電視數字用戶現在已經達到了2500萬戶,專家預測到2010年會達到1億戶。衛星數字電視用戶已經達到了2000多萬戶,IPTV在2007年說進入了規模商用的一年,也就是說2007年IPTV的發展大家認為進入理性的商用期的一年,也取得了穩步的發展。IPTV的用戶到2007年底已經達到85萬戶。專家預測,到2010年會達到1000萬戶。
從數量上來說,經過幾年的努力,數字電視的發展近一兩年已經取得了一個比較快速的發展。雖然取得了這樣一些進展,但是我們認為數字電視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發展。比如說,在標準的制定方面,雖然大的國標、行標已經確定了,但是具體的配套標準還沒有出來。比如說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到2008年已經進入了強制期,但是我們有些沒有做好,也沒法執行, 雖然現在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是仍舊有些標準沒有制訂出來。這樣的話,我們業界很難投入大量的力量進行有關產品的開發,我們也期待著標準制訂的加速。
第二,為了開展增值服務,各地開展接收系統、電視節目指南等等大家認為還是割據的局面,各地采用的不一樣,這樣給我們的生產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困難。就像現在數字有線電視的用戶雖然達到了2500萬戶,但是據我們所知,很多用戶或者說很多城市或者小區給用戶發的機頂盒基本上沒有帶系統,用我們的話說就是裸盒子,一旦開展業務,這個盒子沒有辦法用。要想供應這些地區的使用,必須針對性的生產產品,我們認為這也是當前存在對于開展增值服務有很大的制約。
第三,大家感到體制、機制還沒有理順,沒有研究出來一套大家共同盈利的模式。所以說,運營商和制造商還沒有很好的結合和融合,大家沒有探討出來一個各方都能夠盈利的模式,很難促使這個產業健康的發展,當然還有一些問題,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雖然存在這些問題,但是發展數字電視還是大勢所趨,而且是必須要做的。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世界有些國家已經公布了取消模擬電視的時間表,雖然我們國家沒有公布,但是早晚有一天我們也要過渡到數字電視,對于數字電視的發展,我們整個電子信息產業也是非常重視和關注的行業,我們必須下大力氣把數字電視做好。怎么能夠做好這個發展?我認為必須要融合創新,攜手發展。現在對于“融合”這個詞我們在很多時候都提到,好像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詞,但是實實在在的說,如果我們不融合,我們就不會有發展。怎么融合?在哪些方面融合?我認為至少在以下幾方面:
一、網絡的融合,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三網融合,三網不融合,我們很多事情難以推動,所以說三網融合是我們要努力做的。
二、軟件與硬件的融合。這兩者的融合才能夠成為產業和產品提升的基礎。
三、終端產品應用功能的融合。現在老百姓、消費者使用的終端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多了,有些產品很難界定它是屬于計算機類的還是屬于通信類的,還是時候音視頻類的產品,所以功能的融合也迫于眉睫。產品功能的融合要向整合型的發展,對于彩電來說,將來我們彩色電視機一定會成為家庭多媒體的娛樂終端。
四、制造業與運營業的融合,尤其是發展數字電視。如果制造業沒有與運營業的密切融合,很難在產業鏈中形成共贏的局面。如果運營業和制造業不能更好的融合,會成為發展的互相制約。所以,運營業和制造業的融合也非常重要。
五、產品與內容的融合。內容服務應該逐漸嵌入到整機中去,這種融合要成為新的創新模式和業務的創新。內容和整機產品的融合這樣的產品現在也已經越來越多了,我們的彩電在過去這些年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剛才在會場也看到周圍有這么多展示,比如說第一個長虹推出來的TV2.0,不知道今天郭總是否也會發言,我們產業界已經提出來電視應該進入2.0時代,為什么叫2.0時代?主要是針對1.0時代,什么叫1.0時代?長虹的專家目前給我解釋,我們在1.0時代是大家被動的看電視,電視臺給你什么你看什么。進入2.0時代我們是用電視,喜歡看什么,你要從前端調出來什么。在這個時代,我們產業界一直在做努力,在過去一年,諸如創維推出來的電視、海爾推出來的流媒體電視、TCL在前幾年推出來的交互電視等等,在這方面產業界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為消費者的需求開發各種功能,為數字化、網絡化時代提供應用的新產品。所以說整機和內容的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適應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
數字電視發展剛才也提到更多的問題,我們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要攜手大的產業鏈要融合發展。同時,我們也要注重解決一些瓶頸的問題,比如剛才提到的條件接收、節目指南,中間件各個運營商用的也是不同的,怎么解決?我們也不能怨天尤人,我們必須機卡分離,我記得在很多場合提到這樣的觀點,今天在這樣的場合我依舊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經常接到一些廠家的提問,整機怎么做。消費者的提問,我們的一體機應該怎么做?整機這么漂亮,我們想把它掛在墻上,可是你不是真正的數字電視,我還要買一個機頂盒放在底下,非常難看,你為什么不整合到一體?我們產業界必須和運營界融合,和內容融合,我們必須探討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技術在發展,增值服務在發展,如果我們有一種技術你給老百姓就提供一個盒子,以后大家的電視機旁邊得擺多少盒子?而且大家都弄不清楚哪個遙控器搖電視,哪個遙機頂盒了。所以我們必須機卡分離,現在我們也很難有能力把全國做成統一,那怎么辦?我們就想我們的整機一體機可以做成全國統一的,只有這樣解決,才能解決整機的問題。
今年我們數字電視就要進入快車道,這個工作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我們也希望引業界的討論,希望大家出謀獻策,怎么樣把這個工作做的更好。
還有地面電視去年已經制定強制措施了,但是政府也好、企業界也好非常重視國標的實施和政策,大家已經在啟動起來了,無論芯片開發廠商還是整機的制造商大家都一直在努力。我想今年又有奧運這樣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直面無線廣播的發展一定會得到一定的推動。地面廣播究竟怎么實施?也有消費者問了,業界也在討論。大家都說數字電視的發展可能是城市里先看起來,城市里先看起來數字電視,我們又重視地面廣播,大家又說城市看電視現在一般是有線進入各家各戶,你的有線廣播給誰?你不能僅僅給城鄉郊區吧?今年中央臺已經有一套節目進入試播階段,城市需要不需要看無線廣播,他們怎么看無線廣播。
目前無線廣播是公益性的,也就是說不收費的,大家平板電視擁有量越來越多了,特別是高清電視越來越多了,很希望看到免費的高清節目,那怎么看?北京地區無線電視過來的高清電視月收費120塊錢,大家都覺得很貴。有些人家里放一個小天線接收還是把樓宇的天線結合起來送到千家萬戶去,這也是問題,今天的會議有很多領導和專家,這些都是有待于我們研究的。
新的產品、新的技術不斷發展,有一種新技術就會誕生一個新產品,這對我們來說都是面臨著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每天都在面臨著機遇和挑戰。總之,IT界的人就是面臨著這樣一個發展非常快的領域,就是面臨著發展這么快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要跟著新的技術、新的潮流走。那么我們必須融合創新、攜手,才能夠適應整個形勢的發展,適應整個產業的發展。
我想,不管是哪個部門,不管是哪個行業,咱們舉行這樣的論壇給大家創造一個平臺,希望大家發表意見,共同探討,只有一個目的,我們怎么攜起手來,讓我們這個產業,讓我們這個事業推得更加健康、有序的向前發展,我想這就是我們開這個論壇的目的,也是給大家有這樣一個交流的平臺共同探討。
借此機會我就說點個人的看法和想法,也許說得不對,請大家指正,也希望大家一起出謀獻策,把我們這個產業做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