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專題 > 我國電子業的形勢特點

        我國電子業的形勢特點

        作者:周子學 時間:2008-02-15 來源: 收藏
            十七開完以后我認真學習十七大文件的精神,特別是胡書記的報告以后受到很大的啟發,在工作中的一些數據跟十七大的精神結合起來,跟行業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有一個體會性的內容。
            我將介紹三方面:
            第一、怎么正確認識當前信息產業的特征;
            第二、怎么把握電子信息產業的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
            第三、我們怎么完善推進我國電子信息又好又快發展的思考。
            首先看一下產業的變化。十七大中講當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轉型里面,大家同時開展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經濟發展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特征,特別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和發展基礎減弱,結構性矛盾突出并存的現象非常明顯。從電子信息產業來看,當前得大背景下同樣存在著并存的新特征。通過多年的擴大,今年產業開始出現有別與以往的變化,產業升級要求非常迫切。
            我把1-10月份真實的數字在這里跟大家但是分享一下。我們把1-10月份的數據跟全國做對比,增加值、利潤率、投資、出口、稅金六個方面看,(PPT)紅的是全國的,淺顏色的是電子信息產業,只有增加值全國略低于電子信息,這個是在十幾年的歷史中首次出現。
            第二個明顯的特征是內、外資的投資出現了反向的格局,這個以前也是沒有的,從收入、增值、利潤、稅金、出口投資六個指標看,內資企業全部高于外資企業,WTO后連續六年外資集聚對中國進行投資,現在出現了反向的現象。外資企業優惠比較多,比內資企業多,利潤外資企業也不是很正常。
            第三、技術進步帶來的產業變化。07年主要是靠元器件,元器件的增值最多,其次是計算機,最慢的是家電。高端市場呈現出不同的格局,主要的產品增幅君有所下降,高端產品增長很快,比如筆記本電腦,增幅達到了30%,占微機的比重是2/3,平板電視的比重超過了1/5,液晶電視增幅超過了50%。
            這樣的局面前面幾個領導也說到了,不得不讓我們引起幾個重大問題的思考:
            1、產業經過多年的規模擴張,是不是已經到了一個轉折時期了?是不是我們業界都要回答的問題?開始從平穩走向高速化,以加工損耗帶來的整合模式是不是到局限了?下一步的增長空間和發展模式是什么?這是整個行業地方政府和企業界、行業協會大家在共同研究的問題。
            2、多年來,我們一直提倡東中西部的梯度轉移,但從現在看,沿海加工工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向并明顯。
            3、國家為內外資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比如兩稅并軌等等,1月1號開始實施,正在取得積極的成效,這方面是否也有一些穩妥的值得改善的空間,使得持續發展能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同時外資企業部分轉移是否對產業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就業的問題、規模的大起大落的問題等等。內資企業在這樣的情況下能不能頂上去,把產業平穩發展這樣的大任擔當起來,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4、當前我國產業成本優勢面臨宏觀環境的變化的影響。我們的農民工第一代是農民工,下一代還是農民工,他們的漲工資是必然的。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周邊改革比我們相對晚一點的國家,比如像越南,他的勞動力比中國可能要低幾倍。國家之間不平衡,而且對咱們的產業構成競爭的壓力,如何應對競爭和利用資源這些問題都是擺在產業面前要認真思考,要出對策。
            第二,我們怎么科學把握全球電子信息產業資源整合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十七大報告進一步突出了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的工具和重要,提出了一些新的重要論述,比如五化并舉。
            對照產業比照來看:
            (1)、信息技術升級使產業資源要素發生新的變化。首先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轉變,數字化成為電子產品的主流。
            (2)、網絡化趨勢明顯,產業資源從終端轉向網絡,基于網絡的技術開發和業務經營日益成為主流。
            (3)、平板顯示技術不斷興起,CRT等傳統產品面臨轉型甚至被淘汰的命運。從下一步看,生物技術、智能技術發展也將使產業發生新的變局    。
            2、網絡和業務的融合對產業格局帶來新的影響。
            (1)、網絡融合,通信、計算機、電視網絡加快融合,帶來技術與業務的創新發展,整機界限日趨模糊,產業先上下游整合成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2)、軟硬融合。軟件和硬件關系日趨緊密,硬件通過軟件提升功能,軟件通過硬件找到新的市場。二者日益成為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方向。
            (3)制造業與運營業融合
            (4)軟件與服務融合。
            3、代工和服務外包發展又出現新的整合趨勢。我們從OEM到ODM,今天又發展到DIM-EMS,這就是說在制造業領域里面一邊針對市場的產業程序的不斷細化,另一邊是不斷有一些大企業實行整合,細分跟整合,誰掌握了整合的資源,誰能利用好整合的資源,核心競爭力就掌握在誰的手里。
            從軟件方面看,我們在研究應用的BPO的時候,印度已經走到了KPO,從ITO到BPO到KPO到BTO一步一步在走,特別是BPO,現在已經走到業務轉型外包這個層面。我做軟件服務的企業跟你任何一家企業一起,我幫你策劃新的商業模式,咱們一起掙錢,這種產業模式走到更前面去,我們研究人家的東西可能還停留在做BPO這樣的領域。
            4、企業并購發展推動新一輪的資源重組。從國際上看,近年來跨國公司加強并購協作力度,如索尼與愛立信、諾基亞與西門子、朗訊和阿爾卡特等通過成立合資公司。我們的企業還沒有做到國際跨國公司的地步,我們想整合非常困難,這個確實是核心競爭力的差別。
            5、生態設計要求對產業流程整合提出新課題。歐盟EUP指令去年8月在歐盟正式生效,針對包括電子信息產品在內的用能產品,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對產品生命周期涉及的節能、環保要求提出了全面的框架新指導。企業需要結合生態要求,對產品的材料選擇、工藝設計、生產流程、包裝配送、回收處理等整個過程都要進行重新的整合,以達到環保、節能的最佳效果。整合,一切都是整合,誰有整合能力,誰就有核心競爭力。
            三,面對中國形勢和國際整合變化的環境,我們應該怎么辦?
            十七大報告是這樣說的,促進國民經濟好又快發展,關鍵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更加重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開放的經濟水平,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這也對前面談到的需要思考問題的解決之道。
            結合十七大報告的要求和產業轉型的新形勢,我們要加強資源優化整合,在加強自主創新、推動信息化融合發展、促進區域互動發展、生態設計等等方面采取對策,推動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真正走向科學化道路。
            1、整合市場和企業資源,建立關鍵領域的研發協作體系。十七大報告將自主創新作為國家發展的核心戰略,這也是電子信息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但是另一種創新我們比較不創新,就是聯盟創新,或者產業聯盟式的創新。這種創新我們認真思考一下,它有幾個顯著的特點:
           第一,這種創新做出來的東西目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二是跨國公司一起來做,三是競爭的、是共性的,既有一些標準你要做,要走這條路,我要做也要走這條路,大家一起做,這條路成本就最節約的。
           第二個特點,這樣的創新需要某一個國家或者一批國家對它進行市場的推廣、標準的推薦,還有政府的支持,以及政府要付出大錢跟他一起做。這樣融合性的創新,像聯想、AVS等已經在試,已經做出很多的成果,但是政府的體制、法律還不健全,特別是我們現在正在實施的十幾項將要做的重大項目還有要調整的地方,沒有把這種資源真正整合到以企業為中心。這種以企業為中心,我的理解,當企業找到一個合適的創新的路子的時候,政府和民間所有的資源應該集中到企業,讓企業去分配,這才是真正的節約型創新,但是現在制度還不健全,  我們還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這個問題還需要調整。
            2、推動融合發展,打造大的產業鏈。
            十七大報告把信息化作為一項中心任務,提出要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一是要促進軟硬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與硬件結合的嵌入式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
            二是推動制造業和運營業融合互動,加強在技術研發、行業標準、業務創新、服務貿易等協作與融合,打造大的產業鏈。
            三是大力發展信息服務業軟件外包。
            3、統籌區域資源,高起點推動中東西部互動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區域間的互動應依托中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和信息化應用狀況,以軟件、新型元器件、電子材料等高技術、低污染行業為切入點。我們鼓勵東部沿海的軟件和制造企業,到中西部發展產業,拓展商機。建議國家對中西部高起點發展給予融資、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以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和區域結構優化升級。中西部發展不能跟東部比產業規模,應該比技術含量。改革開放三十年以后的中西部不能跟改革開放前三十年的沿海地區一樣先引進加工貿易,這一步可能很難突破。
            4、促進生態流程整合,建立產業生態設計、評估和管理體系。
            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并將其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新的奮斗目標,這符合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根本要求,也是順應國際生態發展的潮流。
            我們要做的是整合數據資源,建立產業生態參數數據庫。研究產業生態評估模型,開展重點產品生態參數課題研究,為制訂行業的標準和管理措施奠定基礎。
            加強宣傳培訓,引導企業推進內部流程整合,完善產品生態設計,建立生態參數檔案和評估體系。出臺產業生態發展管理辦法,將政策法規、行業標準、合格評定、技術支撐整合產品。
            5、發展對周邊國家加工貿,拓展對外開放深度。
            十七大報告提出更加突出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強調要樹立世界眼光,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要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家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國家出臺扶持措施,引導國內優勢企業到周邊發展加工貿易,利用其市場、人力、區位和政策資源擴大經營,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緩解貿易順差壓力。具體可通過政府出面,與越南等國共建電子信息產業園區。  
            本來我們跟美國、歐洲是順差,假如把它轉移到周邊的國家去,就變成周邊國家的順差,周邊這些國家恰恰現在沒有形成這樣的順差,這樣也可以把貿易順差所謂的數字化解掉,直接這個數字對中國的意義也不大,因為貿易順差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創造的,跨國公司的真正掙錢是母國的公司本部,所以對中國來說這個順差沒有意義。這個事情應該政府出面向周邊國家建議。


        關鍵詞: 電子業 形勢特點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绥滨县| 安义县| 郧西县| 绵竹市| 汉寿县| 安达市| 临高县| 邵东县| 略阳县| 彩票| 临猗县| 亳州市| 胶南市| 巨野县| 资溪县| 凤台县| 邳州市| 景德镇市| 常德市| 峡江县| 阳谷县| 依安县| 沙田区| 新和县| 武陟县| 平山县| 广安市| 洪泽县| 宁强县| 响水县| 双桥区| 苏尼特右旗| 石河子市| 吉首市| 且末县| 饶阳县| 枞阳县| 邹城市| 平远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