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提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提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
        作者: 時間:2008-01-08 來源: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 收藏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多次提到與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相關的內容,明確指出了信息化和產業在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為了實現我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作用,統籌全社會產業發展資源,著力提升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1.國家產業戰略層面:強化核心基礎產業的戰略地位,實現從電子信息產業大國到強國的轉變。

          要針對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大而不強的客觀現實,著力強化決定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基礎產業在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把其作為我國實現從電子信息產業大國到電子信息產業強國轉變的戰略重點。一是調整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確立電子信息核心基礎產業的優先發展地位;二是從政策體系層面,確保對、平板顯示、軟件、關鍵、工藝裝備和基礎材料等關鍵基礎產業的重點支持。

          2.科技創新體系層面:加快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突破國際專利和技術標準屏障。

          一是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技術創新體系,有效發揮政府在基礎性技術及關鍵技術領域的政策引導和組織協調作用,整合社會科技創新資源,建立關鍵領域的研發協作體系。二是加強產學研結合,完善重點領域共性技術開發平臺,充分發揮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科技資源和企業的資金、市場與生產優勢,實現優勢互補,聯合攻關,突破、平板顯示、軟件、新一代通信等關鍵技術,實現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推廣。三是進一步加強專利和知識產權工作,依托國內市場加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自主標準體系,突破發達國家的專利和技術標準壁壘。

          3.企業戰略層面:加大“大公司”戰略實施力度,加快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加速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一是進一步深入實施“大公司”戰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從科研布局、工程帶動、政府采購、標準制定、投融資支持等多個方面,切實加大對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優勢骨干企業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勵以完善產業鏈為核心的企業合并和并購重組,促使資金、人才、市場等資源向優勢骨干企業集聚,實現規模化經營。三是支持大型企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走出國門,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在國際范圍內配置產業資源的能力。

          4.區域協調發展層面:加快區域布局調整,促進東部地區加工基地優化升級。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應該盡快實現從單純依靠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轉向依靠速度與效益并重的發展模式上來,抓住技術進步和國際產業調整的新機遇,推動產業向創新型和效益型的轉變。一是在區域空間布局上,鼓勵東部地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產業結構升級。二是促進產業梯級轉移,支持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快速發展,從而形成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三是在各區域內,整合優勢資源,打造大產業鏈條,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以優勢產業延伸和完善產業鏈為核心,形成規模化的產業園集群。

          5.政府管理層面:完善行政管理體制,強化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作用。

          一是統一全行業各級行政管理體制,完善政府管理職能。二是把握國際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動向,統一制定并實時調整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三是根據行業發展和國際競爭需要,完善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國際化運營的相關政策體系。四是組織對關系全局的前沿性、戰略性和基礎性的電子信息技術的聯合攻關。五是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作用,促進應用與產業的聯動、產業與企業的聯動等。

          綜上所述,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已經確立了在國際產業鏈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為了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進一步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的協同作用,著力提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強化核心基礎產業和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經營規模和國際化運營水平,促進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往更高層次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平凉市| 吉林省| 陈巴尔虎旗| 青冈县| 勃利县| 吉隆县| 南和县| 万载县| 闽侯县| 通化市| 白河县| 太湖县| 个旧市| 临高县| 铜陵市| 台南县| 双城市| 乌鲁木齐县| 连云港市| 甘孜| 石河子市| 密山市| 贞丰县| 嘉黎县| 隆安县| 兴义市| 鹤壁市| 富阳市| 女性| 大化| 南澳县| 珠海市| 南陵县| 民和| 高安市| 扎兰屯市| 万山特区| 如东县| 平顶山市|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