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電子(5)
有人曾比喻,軍用電子產品市場比較起民用電子市場,“顯得像個侏儒一樣”。由于經營風險較大,軍用ic市場一直比較分散,支撐起供貨渠道的也都是一些中小型供應商。但近幾年來隨著海外軍用市場需求擴大,尤其是受美國軍用市場電子類需求持續穩步增長影響,軍用ic市場也成了元件市場不朽的希望。
作為最大軍用電子消費市場的美國,其政府電子與信息技術協會(geia)在去年年底時公布,2003年的美國防部預算中電子類的費用是769.4億美元,而在未來10年,這一費用有望最高提高到921億美元,國防部的預算費預測可能從3820億美元上升到5370億美元。
其電子類費用,該協會主要考慮的是在作戰中那些使用電子管或晶體管的武器子系統使用的成品。主要可分為三大類:采購費用將從297.7億美元升至357.1億美元;研發、開發、實驗和評估費用將從354.4億美元升至350.3億美元;作戰與維修費用將從126.3億美元升至213.7億美元。這三大類部分在未來10年里將保持1.8%的實際增長率。
另據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預測,2004年美國國防電子的經費在作戰、維護、研究與開發的預算略有減少,但在飛機、宇宙飛船、艦艇、火炮、裝甲車與通信系統的電子含量所需經費略有上升。
這一市場的增長對元件市場中小型經銷商而言,無疑是件好事。綜觀深圳市場各軍用ic經銷商,下游采購渠道無疑有三:美國軍用市場、國外其他軍用市場和國內科研、軍事單位。而今,作為其中最大采購商的美國軍用市場采購量變化,無疑將從根本上改觀軍用電子采購量上不去的尷尬。
而未來幾年軍用電子需求比較大的是:部分軍用ic、芯片、電路板、傳感器、數字信號處理器和液晶顯示器等元件。業內人士還預測,由于雙用途產品已成軍用電子的主流趨勢,采購商在采購時也優先考慮盡可能地用工業標準去替代軍用標準。軍用系統對商品元器件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因此生產商們也都都意識到了采用商品化的電路板和芯片很重要。在這種環境下,motorola公司已放棄軍用市場,而生產采用商用標準的器件。軍用電子市場的內外改觀,將使中小型供應商們再一次看到投資的希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