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青島試水 前景尚不明朗
——
日前,北京奧組委授權中國移動承建北京WLAN/WiMAX網絡,WiMAX基站數目為150個。這也是首個基于802.16e的WiMAX網絡在中國落地。移動WiMAX在中國的市場前景是否會峰回路轉?WiMAX與3G的市場之爭會否因此加劇?
試水青島 奧運助推WiMAX?
最新消息稱中國移動在青島的移動WiMAX網絡只覆蓋了奧帆賽的賽區,目的是服務奧帆賽,基站數目不超過10個,使用的2.5GHz頻率由當地政府劃出,僅限比賽期間使用。這和一些人的想法有很大出入,雖然是國內首次基于802.16e版本的移動WiMAX,區別于以往各大運營商基于802.16d的試驗網,但無論從組網規模,還是“僅限比賽期間使用”的說明,都令那些認為WiMAX將在中國趁勢而起的人有點大失所望。另一條佐證就是從北京移動奧運辦公室獲悉,雖然北京奧組委授權中國移動部署WiMAX網絡,但由于主管部門比較謹慎,WiMAX仍一直處于論證階段。
坦白說WiMAX在技術上是比較先進的,但為什么相對于其他技術的風生水起,至少在中國卻始終有點“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感覺呢?
先天不足 頻率風險
眾所周知,WiMAX存在著頻段問題的先天不足,在中國尤甚。目前可供固定WiMAX考慮的頻段主要有2.3 GHz、2.5 GHz、3.5 GHz和5.8 GHz等,可供移動WiMAX考慮的頻段主要包括2.3 GHz、2.5 GHz和3.3 GHz等,與世界各國傾向選用的頻譜有很大差異。目前中國固定WiMAX的商業試驗傾向于利用原有3.5 GHz寬帶無線接入技術的頻段,但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即將上天的“中星6B”衛星頻帶下行采用3.4G~4.2 GHz,其中有4個轉發器的下行頻率與3.5 GHz系統的頻率重疊,目前的研究表明共存困難,所以國家政策上并不支持固定WiMAX在3.5 GHz使用。目前中國固定WiMAX的商業試驗網還有一些在3.3G~3.4 GHz,雖然說有100 MHz的頻率資源,但信息產業部并未明確這一頻段一定給WiMAX。應該說及早劃分統一的頻率是WiMAX商用的前提,“頻段對于WiMAX的發展至關緊要。可以說沒有頻段,就沒有WiMAX。失去了頻段,WiMAX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某領先無線設備提供商OEM市場部經理宋先生坦言。頻段對于WiMAX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自主創新 McWill半路殺出
現在政府非常支持創新,鼓勵使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中,“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已被定為重點課題,《綱要》中明確提出“力爭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和標準,實現產業化發展”。目前大唐信威公司推出的McWill產品是集窄帶語音和寬帶數據于一體的移動寬帶無線接入系統。使用場合與WiMAX類似,已經受到國家的支持,現在允許它在2.3~2.4 GHz、3.3G~3.4 GHz范圍試驗,而WiMAX設備入網的許可政策至今仍不明朗。宋先生也承認,因為有“大靈通”的基礎,在政策支持和商用化方面,McWill走在了WiMAX的前面。但他同時也說,在帶寬和移動性等技術性能指標和產業鏈的成熟程度上,McWill相比WiMAX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從目前的發展來看,移動在北京奧運會的組網中選擇了WiMAX而非McWill,但并不意味著McWill已經出局,至少據知情人士透露,網通在青島進行奧運通信服務測試中使用了McWill技術。網通相關人士曾表示,網通去年在青島帆船測試賽中首次使用該技術,效果非常好。在中國McWill和WiMAX誰能笑到最后還是未定之數。
經濟合理性仍需改進
目前802.16d單扇區基站的價格約為15萬元/臺,室內型CPE(用戶終端設備)的價格約為5000元/臺,室外型CPE的價格約為15000元/臺,與ADSL等有線手段相比較高。以常用的小區樓宇接入場景(1 km以內)為例,如不考慮線路覆蓋成本,WiMAX成本比ADSL高6倍以上,比LAN高4倍左右。尤其是在有線非常發達的中國,對于采用WiMAX產品介入寬帶數據市場,成本的壓力相對較高。而目前的情況有點類似于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一方面廠商希望運營商先實現大規模商用,然后再利用規模化效應來降低設備價格;另一方面運營商則希望廠商通過降低設備價格來推動大規模商用,雙方的利益沖突對WiMAX的商用進程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3G對移動WiMAX的影響
現有的增強性3G技術如HSPA(高速分組接入)、EV-DO、LTE和AIE等)和移動WiMAX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有很強的競爭關系。目前移動WiMAX的業務能力和成熟度均居HSPA/EV-DO和LTE/AIE之間,而HSDPA已經非常成熟。對此,宋先生的看法是,既不是以前沸沸揚揚的“3G替代論”,也不是現在熱炒的“互補論”,而是術業有專攻,WiMAX和3G的應用側重點不同,其應用空間也不同,WiMAX更適用于高容量和高吞吐量和高速移動情況下的數據業務,如交互式游戲、視頻傳輸等對帶寬要求比較大的業務。技術上的爭議暫且擱置一旁,但是各大運營商和主流電信廠商大都已經在3G上投入巨資,在這些投入還沒有收回來之前,這些企業恐怕不會輕易抽手。
其他如技術的兼容性、終端的豐富性、產業鏈的成熟度、流量結算等,也是WiMAX發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