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TD手機:國產手機先跑能否早到終點
中國3G標準正在按照倒計時表推進。按計劃,10月底中移動在10個城市的TD網絡建設完成。終端的招標肯定會在網絡建成之前完成,目前業內比較認可的時間點是9月底或10月初。TD技術論壇秘書長陳昊飛透露:“中移動今年10月將進行TD手機招標,預計購買200萬部,總價值5億~7.8億美元。”
4家芯片解決方案企業、10多家終端企業已經參與測試,一場沒有硝煙的“暗戰”已經打響。
中移動的“底線”
中移動的TD終端招標書已相繼發給了一些主要的TD終端廠商。業內人士透露:“中國移動的標書更多體現出了一種測試的味道,標書甚至是詢問式的。”
中移動最終成為TD網絡的運營商,對大部分終端企業來說可謂悲喜交加。喜的是,中移動的參與使得TD有了最大的保障。悲的是,中移動作為強勢運營商,對于TD發展路徑的規劃,特別是
曾幾何時,TD終端始終被業界認為是影響中國3G發展的最大瓶頸。因此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內,TD手機大都停留在通話、收發短信等低端的應用層面。即便如此,在過去的幾輪測試中,TD終端仍存在著機體發熱、待機時間短、運行不穩定等很多問題。春節前,一位TD手機的友好用戶就對記者坦言:“雖然可以不交電話費,但依然很少用TD手機,因為掉線現象還是很嚴重的。”
據說,目前約有2萬部TD手機正在接受測試。中國移動對手機的測試結果并不滿意,并要求廠家全面修改設計方案。
根據目前表現出來的種種跡象來看,中移動TD用戶的定位很有可能將是高端用戶。由于必須與中移動2G 高端用戶策略有所差異,多媒體應用將是中移動打開TD市場的突破口。這就對終端的性能和穩定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目前,中移動在終端上基本明確了3點“底線”:一、系統設備已全面支持3G增強型技術HSDPA,HSDPA的終端也要大量推出;二、能開展基于MBMS(多媒體廣播多播)技術的手機電視業務;三、能兼容TD和GSM的雙模手機,終端采購將以雙模手機為主。而以前存在的電源、功耗等問題,在中移動的眼中根本就不應該存在。
中移動的“高標準”使得很多終端企業措手不及。作為終端產業鏈上的核心環節,芯片廠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某芯片廠商的高層說:“每個芯片廠商都必須在兩個月內重新做一版解決方案。我們擔心中移動開始終端招標時,很多問題仍無法很好地解決。”現在,幾家芯片方案提供商都在按照中移動的新標準做最后沖刺。最近,凱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支持HSDPA功能的TD-HSDPA芯片組方案,并作為唯一的TD-HSDPA方案參加了運營商組織的測試。T3G、展訊等廠商也在集中精力加速TD/GSM無縫雙模芯片的商用。
由于中移動大幅提高了進入的門檻,對于TD終端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來說,終點似乎更加遙遠了,它們必須跑得更快才有可能按時到達終點。
雖然TD終端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隨著商用的臨近,產業鏈成熟度的完善和提高正在進入加速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向TD陣營靠攏。
TD陣營日趨龐大
5月底,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設計公司之一的聞泰集團在浙江嘉興成立了國產手機產業基地,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聯手國內主要TD芯片解決方案提供商展訊建立了以TD為核心的3G產業化聯合實驗室。聞泰董事會主席張學政表示:“第一條 TD手機生產線正在籌備當中,即將投入建設。”
聞泰成立于2005年底,是一家定位于無線終端設計代工和生產代工的企業。成立第一年聞泰的產品主要是GSM和小靈通,并一直與展訊合作。2006年5月,張學政決定全力投入TD手機的研發。做出這個當時看起來非常冒險的決定,張學政有兩點理由:“第一是與展訊的合作基礎。第二是3G手機的技術門檻提高了很多,設計公司有很大的機會。”現在,聞泰研發的TD手機方案已被三四家國產手機廠商采納,有關人士透露,華為將是聞泰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聞泰之外,像德信無線、晨訊等國內一線手機設計公司也都早已從去年就開始在TD方面排兵布陣。
除了手機設計公司之外,終端廠商更是在形勢明朗之后,紛紛向TD陣營悄然靠攏。在去年ITU電信展上,國內外的終端企業有過一次亮相,中興、海信、海爾、宇龍、華立、英華達、夏新、三星、LG均展示了TD雙模終端。目前明確進入TD 手機市場的已經增加到了將近20個廠商,國內主要的一、二線廠商幾乎全部名列其中,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這一數字肯定還會增加。雖然市場還沒有真正啟動,中興、聯想、宇龍等企業今年上半年迫不及待地推出TD和GSM的雙模機型,以占據市場先機。根據TD聯盟的數據,TD終端目前已有近百款,雖然這個數字并不能說明TD手機目前的真實水準,但至少可以看出,參與的廠商的確在迅速增多。
另外,國外廠商的熱情似乎也在這個時間點集體燃燒起來。除了一直表現非常積極的三星、LG之外,摩托羅拉宣稱已準備好在內地推TD手機,并已經有一款TD產品參加了測試。諾基亞的發言人最近公開宣布,將于2008年上半年推出TD手機。到目前為止,全球主要的手機生產企業里,只有索尼愛立信還沒有表態。
盡管國內手機廠商在數量上和啟動時間上占據了相當大的優勢,很多人把TD當作了國產手機翻身的最好機會。但是從觀望,到試探,到最終進入,國外廠商的速度似乎已經出乎大家的預料。TD市場的競爭是一場關乎政策、實力、時機的復雜博弈,國內外手機廠商到底能形成怎樣的市場格局,目前還無法判斷。
國產手機的勝算
“國產手機廠商在TD手機招標上,應該不會取得如設備招標那樣的高份額。” TD技術論壇秘書長陳昊飛預測,“TD設備招標國內企業拿下了85%的份額,這個情況不會發生在手機采購上。在目前的2G手機市場,
的確,在過去的幾年中,國產手機當之無愧地成為TD終端最重要的推動力,并在客觀上擁有很多機會。早在2003年,波導、海信、夏新、聯想等企業就被吸收進入TD產業聯盟;2004年,部分國內終端企業獲得過TD產業化的專項資助;在2005年、2006年,國內終端企業被獲準進入系統測試實驗室和參加TD內部會議。然而到了市場即將啟動的關鍵時刻卻發現,大多數國產手機廠商似乎并沒有很好地抓住這些機會。In-Stat China分析師李敏按技術實力和投入力度將目前的TD終端企業分為三類:“一類是有實力且投入力度大的企業,如三星、中興、LG等,它們暫時占據了主動地位。第二類是有實力但投入不夠的企業,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第三類是實力和投入力度都有欠缺的企業,如華立、夏新、海信等。”目前來看,大多數國產手機廠商屬于第三類范疇。
中興被普遍認為是現在最有競爭力的TD國產手機廠商。一方面它是先期設備招標中的最大贏家,在設備和終端關聯度非常緊密的3G 市場,中興的這一優勢是其他終端企業無法復制的。另外,從2005年10月中興推出了TD手機U310和全球首張TD數據卡MU100開始,中興可以說是國內在TD手機方面投入最早和最多的企業。
“開網運營的第一批終端產品,對TD后續發展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因此,對手機商用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對于國產手機廠商在TD市場的前景,羅忠生坦言:“3G時代,能否在初期就占據市場競爭中的有利位置,將成為國產手機廠商完成‘大逆轉’的關鍵。”
不過目前來看,國產手機廠商的先發優勢正在被慢慢縮小。摩托羅拉、三星、飛利浦、LG、諾基亞最早都是以注資TD芯片企業的方式曲線進入TD市場的。三星、LG是目前外資企業中進展最快的兩家。三星在TD終端上的研發投入已有4 年,超過1億元人民幣。在2006年香港ITU電信展上,大唐移動、鼎橋、中興、普天等設備企業在現場演示中選擇的TD終端不是國產的,而是三星的SGH-T578,原因在于該款手機集成了較多業務,并且性能也比較穩定。
作為全球手機市場的絕對老大,諾基亞對于TD的態度將成為決定市場格局的關鍵因素。之前,諾基亞一直擔心的是TD未來的市場是否足夠大。隨著市場前景的明朗,諾基亞最近終于明確表示進入TD市場,并把推出產品的時間鎖定在了明年上半年。但是,據某芯片廠商的高層透露:“諾基亞已加大了投入力度,不排除將參加首次招標的可能。” 在陳昊飛看來:“如果諾基亞現在開始投入,完全趕得及中移動10月份的招標。”
中移動首次終端招標對國產手機廠商肯定會有一定的政策傾斜,畢竟這是“中國的3G標準”。但是一旦發令槍響后,決定勝負的仍將是實力。
如果TD最終能夠占到整個3G市場的50%份額,它將會產生上千億元的手機需求。由于市場規模更大,參與廠商更多,終端市場的爭奪肯定比設備市場更為激烈和難以預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