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導手機虧損1900多萬 3G或將成復興契機?
——
定位低端的數量擴張之路行不通
2006年波導的年銷量突破了1500萬臺,繼續穩居國產手機第一。產量不謂不高,但我們認真分析發現,這些基本上是附加值很低的產品,或者是僅僅幫別人打工。
波導公司雖然產量較高,但實際上以低端產品為主。近日,波導發布其06年財報,數據顯示,去年波導手機銷量為1375萬臺,其中出口571萬臺,內銷804萬臺,照此計算,其國內市場占有率僅為8%左右。另一方面,財報數據顯示,06年波導銷售額共67.4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僅為3058.5萬元。按此計算,波導每賣出一臺手機,其凈利潤僅有2元人民幣左右。其利潤之低也說明走低端擴張數量之路是行不通的。
再者,波導公司發展還靠“貼牌”,不可否認,手機“貼牌”這種捷徑在短期內使國產手機彌補了企業自身在產品開發上的缺陷,并且也獲得了不菲的利潤。但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長期使用“貼牌”手段是短視的市場行為。因為,隨著市場和政策的變化,“貼牌”行為將會受到嚴重的沖擊。因此,對于波導公司雖然在“貼牌”時獲得過利潤,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僅僅是幫別人打工而已。
內外夾攻的困境
作為龍頭老大,波導曾經無限風光(2000—2003年)。但隨著洋品牌對中國市場的進入及熟悉,并且逐漸向中、低端市場的滲透,波導利潤空間日漸萎縮;在內,隨著手機牌照核準制的實施,產量急速增加,在天津舉行的“2007國際手機產業展覽會暨論壇”上,信息產業部綜合規劃司司長莫瑋說,國產手機與外資品牌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差距進一步拉大,外資品牌手機已占中國65%的市場份額。外資手機企業比以往更熟悉中國的市場,憑借強大的資本和技術優勢,加快新品推出速度,并進行渠道改革,產品覆蓋了高、中、低端市場。而中國自有品牌手機原有的渠道、價格等競爭優勢日趨弱化,加上技術積累不足,使得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莫瑋說,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導致了行業的利潤整體下滑,虧損的企業在增多。
再者,國內還有黑手機的擾亂。業內專家指出,受制于國際手機巨頭和“黑手機”市場的雙重擠壓,國內手機廠商的前景仍不容樂觀,而在國產手機出口方面,國際企業利用專利費用壓制中國廠商的海外競爭力,國內手機廠商利潤率不斷下降,賣手機幾乎不如賣白菜。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波導虧損也在情理之中。
3G可成為波導復興的契機?
在信息產業部的支持下,中星微電子公司和波導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在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3G多媒體信息終端”上開展技術合作,共同開發適合3G標準的多媒體信息終端;并建立起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項目研發的中高端3G手機產品,也將是我國首次自主研發手機多媒體芯片在3G手機上全面應用。在3G移動通信領域里,中國企業和世界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我國3G標準TD-SCDMA正在進行最后的應用測試,在青島、北京等地已經開始發放友好用戶號碼,以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國內3G移動通信服務將逐步推廣到全國各大城市。同時,據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預計,3G在中國投入運營5年的時間內經過市場導入期和成長期,3G用戶將達到1.98億~2.66億,6年內3G運營收入累計將達到1萬億元,3G系統設備市場累計將達到5900億元,3G終端市場累計將達到4000億元。3G市場蘊含著上萬億的投資機會。
3G盛宴即將開幕。龐大的3G產業建設將迅速展開,帶給相關企業歷史發展機遇。而波導股份作為我國手機行業的龍頭企業,正是TD-SCDMA產業聯盟成員之一,并已經通過3G條件的場外測試,目前有多款終端產品參與3G測試,屬于名副其實的3G設備制造商,有望在全面啟動的3G產業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我們也衷心地期望波導公司能夠借3G奧運時機再次騰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