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編輯觀點 > 高校:IC公司培養未來人才的基地

        高校:IC公司培養未來人才的基地

        ——
        作者:迎九 時間:2007-05-3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2000年左右,在教育部的支持下,TI(德州儀器)在中國搞了百所大學DSP項目。之后的幾年直至今天,本刊經常收到來自的TI DSP稿件——而在此之前,DSP文章在國內一稿難求。由此可見,商業公司在我國的大學計劃有很大成果。

          在一方,也十分支持公司資助。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最近在Xilinx公司組織的DSP Primer(入門知識)培訓課上說:“從學校來看,我們是的,一方面我們的學生將來要被社會接納;另一方面在校期間我們也希望盡可能密切地、盡快地接受業界的一些先進的技術成果來融進我們的教學里面,所以我們的學校大門是向世界各大公司敞開的。”

          在大學與商業公司合作中,良好的課程設計非常重要。主要形式是公司邀請大學老師為公司寫專門的教材,設計相應的課程試驗。為了使內容跟上技術的發展,還要使教師定期進行教學探討,并對教師進行培訓。

          能否培訓好教師,培訓小組至為關鍵。近日,筆者參加了Xilinx在清華舉辦的“DSP Primer(入門知識)”培訓,來自英國Strathclyde大學的著名教授Bob Stewart主講,會上座無虛席。Bob從DSP、FPGA的基礎知識入手,手把手地把FPGA DSP課程傳授給知名的精英教師。培訓講師也是專門邀請的。據Bob介紹,他們這個DSP Primer小組共有5~6位老師,其專長各不相同,有的精通OFDM,有的是DSP理論專家,有些是FPGA專家。他們負責在世界各地講授FPGA DSP課程。這種培訓不僅在大學,還在公司進行。歐美已經培訓了上千名教授和工程師。

          由于高端IC也逐漸步入尋常學校,很多課程甚至適合職高學生。例如Xilinx的DSP Primer課程可以針對從高中生到博士生學習。但是這也出現一些問題,名牌大學能夠得到優質教學資源,而普通學校甚至職高要獲得這些先進知識就困難了。因為公司的行為更多地是種商業行為,投資的方向和數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好在互聯網對這一局面有了改觀。例如,Xilinx等公司向大學完全開放了其DSP Primer課程,課程可以從網上下載。

          目前公司贊助的大學活動越來越多,不僅要培訓老師,吸引學生們的眼球也充滿了挑戰性。Freescale公司去年開始組織了全國智能車競賽,通過賽車來激發學生們的創新熱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電子實用設計人才從學校就開始培養起來了,可以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
         
         
        照片:Xilinx清華DSP Primer課程培訓現場



        關鍵詞: 高校 培養人才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台东市| 汉中市| 岐山县| 宁明县| 皮山县| 乌兰浩特市| 若尔盖县| 沙雅县| 叶城县| 夹江县| 新余市| 西乌珠穆沁旗| 方山县| 哈密市| 泰安市| 临城县| 两当县| 莱西市| 奇台县| 色达县| 抚顺县| 灵宝市| 五峰| 安达市| 东平县| 东兰县| 育儿| 鸡西市| 大冶市| 资中县| 芒康县| 庄浪县| 林周县| 岗巴县| 肇庆市| 保靖县| 宿州市| 法库县| 新营市|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