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中國制造也需要“變芯”

        中國制造也需要“變芯”

        作者: 時間:2005-05-12 來源: 收藏
         中國制造:量有余而“芯”不足 
          
          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家電生產和出口基地,微波爐生產量占全世界的60%;中國生產的洗衣機占世界總產量的30%,冰箱占16%,空調器占30%;隨著外資源源不斷地流入,隨著貼著“中國制造”標簽的家電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出,“中國制造”越來越響亮,“中國制造”正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生產者、商家、消費者每天離不開的商品。就產品的產值而論,中國是世界第4大工業基地,排在美國、日本和德國之后。有人說中國已成為一個巨大的制造中心和采購中心。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舞臺的一部分。在一連串鼓舞人心的數字背后也隱藏著令人擔憂的憂患,一些專家指出,缺乏核心技術是目前我國制造業的致命弱點,核心和關鍵技術主要還是依靠進口,國民經濟和高技術產業所需裝備已形成了進口依賴。據統計,近年來我國設備投資的2/3依賴進口,光纖制造裝備的100%、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設備的85%、石油化工裝備的80%、轎車工業設備、數控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的70%被進口產品占領。大量的事實警告我們,中國離制造業中心的地位尚遠,我們沒有理由自我膨脹。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如何將“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再次成為代表的焦點話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楊圣明代表認為:大量的投資,過多地集中在加工制造環節,造成經濟增長的成本高、代價大。雖然世界上很多名牌都可以在中國生產,但只是生產線上加工組裝,利潤很低,貿易摩擦越來越多。兩邊高端的研發和營銷為外商掌握,我們是中間最低的部分。我們的加工制造密而不優,大而不強,缺少“芯”。 
          
          衡量中國制造有沒有競爭力,重要的不是看賣出了多少鞋子、T恤、多少微波爐與空調,而是賺了多少利潤,這就需要用先進制造技術來“強身健骨”,從為跨國公司作加工,發展為利用外商的技術搶占國際市場,利用外資不應反被外資利用。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双峰县| 大化| 东海县| 中超| 郧西县| 嘉禾县| 衡山县| 新龙县| 磴口县| 色达县| 仲巴县| 崇信县| 喀什市| 灌云县| 定兴县| 吴旗县| 土默特左旗| 镇原县| 云梦县| 黑龙江省| 长白| 会同县| 游戏| 武威市| 浦北县| 南丰县| 宣威市| 海兴县| 钟祥市| 林芝县| 凤台县| 南漳县| 泸水县| 武清区| 二手房| 镇沅| 三河市| 积石山| 东城区|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