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成為用人需求大戶
——
北京:民企成用人需求大戶
155605個有效職位數
北京市人事局人才市場日前發布的一季度人才市場供求信息表明,三資企業、民營企業需求繼續旺盛,而應屆畢業生則成為本季度最主要的人才供給,占總供給的37.98%,較去年第四季度有所提高。
數字顯示,一季度全市各人才市場中介服務機構登記求職人員75.5萬人次,登記用人單位11.6萬家,招聘職位需求近54.9萬個,職位供需比與去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為1.38:1。近兩年,北京市人才供求比已基本穩定在1.3~1.4:1之間,人才市場供求較為平穩。2006年年初出現的1.9:1的高供需比壓力已得到很大緩解。
今年第一季度,用人單位需要博士、研究生、雙學士和大專及以下學歷的分別占0.51%、4.95%、0.92%和49.82%,而供給方提供的分別為0.2%、1.93%、0.92%和41.95%。除了雙學士供需持平以外,博士、碩士和大專及以下學歷者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供求信息特別指出,本科學歷供給達到55%,而需求只有43.8%,相差了近12個百分點,呈現了供過于求的局面。
據統計,第一季度三資企業提供職位數與去年第四季度基本保持一致,提供職位數達到總數的54.14%,僅比上季度的55.03%下降了不到一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本季度提供的職位數也與去年第四季度基本保持一致,達到了總體的30.24%,僅比上季度的30.33%下降了0.09%。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人才供需關系中最重要的需求方之一。
浙江:高校首現“就業聯盟”軍
48905個有效職位數
針對日前畢業生就業難問題,近日,浙江師范大學、中國計量學院、浙江理工大學等12家下沙高校抱團出擊,啟動了“千名師生進名企”活動,幫學生打開家門口的就業通道。
記者近日從浙江理工大學了解到,聯盟的12所高校約定共享大學生就業資源。各高校在對外發布自己的生源信息和發放雙選會邀請函時,一并發布其他12所高校的相關信息;各高校彼此相互推薦自己長期合作的用人單位,參加其他高校舉辦的雙選會。據介紹,大學生和高校抱團找工作這種新型就業方式在浙江地區還屬首次。
而學校的主動出擊也很對企業胃口,首次接納學生的有來自下沙開發區的22家企業。
重慶:全球500強霍尼韋爾落戶
18088個有效職位數
世界制造業巨頭——霍尼韋爾正式落戶重慶。近日,霍尼韋爾在重慶的首個重大投資項目——“霍尼韋爾全球工程服務中心”在高新區啟動。據悉,這是第36家落戶重慶的全球500強企業。
霍尼韋爾是一家在多元化技術和制造業方面占世界領導地位的跨國公司。年營業額高達330億美元,其業務涉及:航空產品和服務,樓宇、工業控制技術。霍尼韋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沈達理透露,5年內,“霍尼韋爾全球工程服務中心”將招募300名工程師,“其中大部分將在重慶本土招。”
湖南:為貧困大學生提供免費求職服務
7767個有效職位數
日前,湖南省22所高校的2000名貧困畢業生收到了省人才市場免費發放的“服務一卡通”。在兩年有效期內,持卡學生可在湖南人才市場享受免費現場求職、免費托管檔案、免費落戶長沙、免費人事代理服務、免費在湖南人才網發布個人求職信息、免費在《人才信息報》刊登求職信息、免費人才鑒評等公益服務。
湖南省人才市場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人才市場為所有高校畢業生提供免費就業指導服務、免費人才鑒評活動,并將進一步步推廣、擴大對貧困畢業生的免費服務項目。而正在進行的湖南省第二屆服務高校畢業生活動月,也將專門為貧困生組織招聘會。
湖南一些高校也加大了對貧困生就業的扶持力度。中南大學已啟動“貧困畢業生就業直通車”,對貧困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派遣、推薦甚至推薦材料的打印、復印和網上發布求職信息都實行免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