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利用奧運契機建WiMAX網取代還是補充3G
4月26日,上海貝嶺(600171.SH)董秘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在剛剛召開的公司股東會議上,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表示,支持和鼓勵公司在3G領域與其尋求合作,不過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合作計劃。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是上海貝嶺的第二大股東。作為全球電信設備巨頭阿爾卡特在亞太區的旗艦企業,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在全球3大3G標準中都占據了比較有利的位置。上海貝嶺的股價,也由此貼上了3G概念的標簽,而扶搖直上。以4月27日午間收盤價計算,上海貝嶺的市盈率高達200倍,遠遠高于市場近40倍的平均市盈率。
但是,從上海貝嶺的年報可以看出,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在3G領域的收獲跟上海貝嶺并沒有太大關系,甚至兩家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額還呈現下滑的趨勢——公司2006年的集成電路銷售額中,僅有11.63%是提供給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
"公司經營情況改善不明顯,估值明顯偏高,投資價值不高。"中金分析員金宇在一份分析報告中明確指出。
3G餡餅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在阿爾卡特內部的地位亦舉足輕重:它是阿爾卡特全球三大2G和3G研發中心之一,承擔阿爾卡特全球超過20%的3G研發項目,所有的研發項目與阿爾卡特全球同步。而且,此前上海貝爾阿爾卡特還曾投資大唐移動2.5億元,參與TD-SCDMA標準和產品的研究和生產。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又是上海貝嶺的第二大股東,兩者之間存在若即若離的關聯交易。這也正是市場的想象空間所在。
"上海貝嶺要在3G領域獲得份額是比較難的一件事。"招商證券分析員張良勇認為,盡管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是其第二大股東,但前者在3G領域的收獲,同上海貝嶺之間的關系并不大。
"3G里邊的主芯片,上海貝嶺公司是一點份額也沒有的,絕無可能。"張良勇認為,"上海貝嶺給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提供的這些芯片是很低端的,雖說跟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有密切的關系,但是長期以來提供給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關聯交易程度都是不夠的。"
"我們沒有參與核心的技術。"上海貝嶺董秘辦公室的上述工作人員亦向記者坦言,"上海貝嶺并不是標準的制定者,只是元器件的提供者。"
張良勇則告訴記者,"3G在半導體行業主要就是芯片和聲卡,芯片方面沒有國內的上市公司,上海貝嶺有一塊業務是跟手機的SIM卡相關的,但是量太小了,而且這方面上海貝嶺相對而言做得也并不好,其毛利率也是比較低的。"
在半導體領域,通常有兩種模式:一種模式是像英特爾這樣的,既有設計又有制造的一體化公司;另外一種是制造和設計分離的,比如臺機電、中芯國際等,"別人把東西設計好之后交給它,專門給別人做制造,做好之后再交給提供設計方案的公司"。
在張良勇看來,上海貝嶺是國內比較少見的既有設計又有制造業務的一體化公司,"但是它設計的產品技術含量都不是很高,因為設計能力比較有限,有些專業類的公司,如珠海炬力,只做MP3的芯片,只靠一個產品就通吃,但是上海貝嶺做不到這一點,它的產品沒有什么強項"。
事實上,3G也并非上海貝嶺的目標。上海貝嶺董秘辦公室的這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從我們公司的定位來說,我們以后還是要向特種電路方面發展的,因為我們公司生產設備還是支持我們向這一塊發展的。"
關聯交易減少背后
而在3G想象之外,上海貝嶺所要面對的則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業績。
根據上海貝嶺4月26日發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報告,期內其營收為9370萬元,較上期減少400萬元;凈利潤為652萬元,同比下降18.35%,全面攤薄后每股盈利0.01元。
事實上,上海貝嶺近兩年的業績一直在走下坡路。根據2006年度的全年財報,上海貝嶺2006年主營收入雖然有所增長,為6.72億元,但由于管理費用同比增長45%,導致凈利潤只有3170萬元,同比下降4.44%。
由于行業競爭加劇和原材料的價格上漲,這家徘徊在3G邊緣的半導體行業龍頭,正面臨著利潤逐步下滑的困境。
"我們維持公司2007-2008年的盈利預測0.08元/股和0.11元/股。當前股價隱含動態市盈率相當于2007年和2008年的98.2倍和72倍,從年報上看,公司經營沒有明顯改善,賬上擁有的5.5億元現金的投資方向不明確,總體上看,該股當前投資價值不明顯,維持中性投資評級。"中金分析員金宇在分析報告中表示。
根據公司年報,目前上海貝嶺參股的公司共有六家,并對其中4家持有50%以上的股權,但令上海貝嶺黯然傷神的是,2006年這四家企業中只有一家是盈利的,其中業界抱有最大預期值的上海阿法迪智能標簽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虧損最多。
張良勇同樣認為對上海貝嶺的投資價值并不高,因為"它現有的生產模式就決定了它的價值,它的設計業務長不大,制造業務只是參股,也長不大,所以比較尷尬"。
更為不利的是,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向上海貝嶺的采購額也在下降,2006年該公司集成電路的銷售額中僅有11.63%是提供給上海貝爾阿爾卡特CSLI集成電路產品的。在2005年,該比例為20.64%。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和上海貝嶺之間的關聯交易越來越少了。"張良勇對記者說,"上海貝嶺提供給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也只是低端產品。"
"當初組建上海貝嶺的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服務的,但是后來這個服務的量太小了,根本無法支持上海貝嶺的生存,上海貝嶺只好走出去,做些別的事情。"張良勇認為,目前的狀況顯然未能實現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當年聯手上海華虹集團,出資組建上海貝嶺的初衷。
評論